中國方案,助力亞太繁榮
山茶半島,原始森林滿山遍野。習近平主席乘車盤山而行。
11月11日,坐落在半島山坳裡的洲際酒店敞開大門,迎接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各方貴賓。
會議中心大廳,深黃色背景板格外醒目,一朵朵綻放的蓮花象征美好與永恆。
拾級而上,習近平主席走進大廳,越南國家主席陳大光熱情迎接。兩位領導人握手寒暄。
過去一年,習近平主席同陳大光主席2次見面,就亞太經合組織峴港會議交換意見。越方多次對中方較早確認習近平主席參會以及在整個會議籌備過程中給予的支持表示高度評價。

11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越南峴港出席越南國家主席陳大光和夫人為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各成員經濟體領導人、代表及配偶舉行的歡迎晚宴。這是晚宴前集體合影。新華社記者李濤攝
10時30分許,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第一階段會議正式開始,習近平主席首先做引導性發言。
兩個維度,為亞太合作共贏描繪新前景。
——歷史維度,主題詞是開放。
亞太經合組織成立以來,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亞太經濟合作一直走在全球前列。
28載春秋,亞太和世界在斗轉星移中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在亞太和全球發展合作面臨新的難題和挑戰的今天,是主動引導經濟全球化繼續前行,還是在挑戰面前猶豫不定?是攜手開闢區域合作新局面,還是各自漸行漸遠?
習近平主席今年1月在達沃斯論壇年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已經給世界吃了一顆『定心丸』,今天再度以鏗鏘有力的語言告訴亞太伙伴要『不忘初心』:
『我們應該不忘初心,深入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構建開放型經濟,維護和加強多邊貿易體制,引導經濟全球化再平衡。』
法新社評論說,習近平在峴港的講話,給出了中國『作為世界貿易新領軍者的證明』。
——未來維度,主題詞是創新。
前一日工商領導人峰會演講中,習近平主席以增長動能、全球發展方式、經濟全球化進程、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4個『深刻轉變』精准把脈世界經濟正在發生的深層次重大變化。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作為全球經濟最大板塊,亞太如何繼續保持世界經濟增長主要引擎的地位?
習近平主席指明方向:
『創新是撬動發展的第一杠杆。』『我們要推動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最大限度釋放發展潛能。』

11月11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越南峴港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並發表題為《攜手譜寫亞太合作共贏新篇章》的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自1991年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大家庭,中國一步步走近亞太合作舞臺中央。過去5年,互聯互通、創新發展、亞太夢想、亞太命運共同體……一項項中國倡議成為亞太經合組織核心議程。
峴港會議,以『打造全新動力,開創共享未來』為主題,更是與中國理念一脈相承。
兩個倡議,看出中國方案的分量。
一個是亞太自由貿易區。
『3年前的今天,我們在北京共商亞太合作大計。中國人常說,3年有成。』
3年前,亞太經合組織北京會議作出開啟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的歷史性決定,批准了《北京路線圖》。峴港會議,習近平主席再次呼吁:『要按照商定的路線圖,堅定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在開放中實現亞太新一輪大發展。』
峴港會議發表宣言,重申致力於全面系統推進並最終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深入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一個是『一帶一路』。
亞太經合組織峴港會議期間,『一帶一路』成為熱詞。在與東盟領導人對話會上,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等國領導人高度贊賞『一帶一路』倡議,表示願積極參與相關合作。泰國總理巴育表示,希望加強東部經濟走廊同『一帶一路』建設對接。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同習近平主席會見時說,『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偉大構想。他把習近平主席稱為新時代的馬可·波羅。習近平主席回應說:『我們可以一起創造歷史。』
碧海青山,風景如畫。11日中午,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經濟體領導人走出會場,沿著生機盎然的小徑,來到洲際飯店會議中心露臺合影。習近平主席站在東道主陳大光主席右側,面向各國記者的鏡頭揮手致意。
亞太合作定格『峴港時刻』。中國同亞太攜手譜寫合作共贏新篇章。
中國行動,構建美好世界
從習近平主席日程安排的密集程度,可以看出中國運籌外交的大格局和行動力。
抵達峴港前晚,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為到訪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宴會。翌日清晨,習近平主席便動身前往越南。幾個小時後,他的身影就出現在了峴港阿裡亞納會展中心。

11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越南峴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與東盟領導人對話會。新華社記者丁林攝
44個小時『峴港時間』,17場活動密集排開。從雙邊到多邊,從大國關系到周邊外交,從中國發展到亞太合作,雖是一次例行國際會議,中國外交大放異彩,讓世界感受到中國方案、中國智慧的獨特魅力。
過去5年,在習近平主席引領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中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明顯提昇。不久前召開的中共十九大,對新時代中國外交作出頂層設計,提出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主張。
峴港會議,習近平主席再次向世界亮明中國外交大方向:
『我們將秉持正確義利觀,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擴大同各國的利益匯合點,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當今世界充滿挑戰,前面的道路不會平坦,但我們不會放棄理想追求,將以更大的作為,同各方攜手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口言之,身必行之。』 10日下午,習近平主席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與東盟領導人對話會。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在多邊框架內同東盟進行集體對話,凸顯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誠意。
一為情誼。中柬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中老是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中緬『胞波』情誼源遠流長……今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習近平主席同老撾國家主席本揚、柬埔寨首相洪森、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分別會晤。這一次,在國際多邊場合還要見一見、談一談。
二為未來。今年是東盟成立50周年,明年將迎來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5周年。特殊時間節點,習近平主席心系中國——東盟關系發展前景: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邁向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踐行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展現大氣魄。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框架,需要大手筆。
特朗普總統首次訪華,習近平主席盛情接待,厚植兩國友誼,引領中美關系走向更好未來。在亞太經合組織峴港會議期間,特朗普多次提到中國之行:我同習近平主席的會晤成果豐碩,我們一起度過了一段永生難忘的美妙時光。
出席峴港會議的許多政要,對中美關系開啟新篇章表示歡迎,紛紛表示世界上沒有比中美兩國處好關系、搞好合作更重要的事情。
中俄關系在習近平主席的外交大格局中始終佔據舉足輕重的位置。
來到峴港,習近平主席首場雙邊會見就會見了俄羅斯總統普京。這是中俄元首今年第五次會晤。兩位領導人不約而同以『很高興再次見到老朋友』開場。
習近平主席說,中俄建立和發展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樹立了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的典范。普京總統回應,發展俄中關系是俄羅斯對外政策的優先方向。

11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越南峴港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可能一帆風順。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我們不能因現實復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
以怎樣的姿態應對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體現出作為大國領導人所應具有的意志和智慧。
亞太經合組織峴港會議期間,習近平主席分別同韓國總統文在寅、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等人舉行會晤。
會見文在寅時,習近平主席強調,當前中韓關系正處於關鍵時期,雙方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維護政治互信,加強溝通和協調。文在寅用韓國俗語『雨後土地更結實』和中國詩句『梅花香自苦寒來』表達了希望通過加倍努力挽回兩國之間『失去的時間』的強烈願望。

11月1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越南峴港會見韓國總統文在寅。新華社記者丁林攝
會見杜特爾特時,習近平主席回憶說,從去年10月以來,我同你4次見面,體現中菲兩國關系的親密程度。睦鄰友好是中菲關系必須堅持的正確方向。杜特爾特表示,菲律賓視中國為真誠朋友,感謝中方對菲給予的各種幫助。菲方願同中方一道,按照雙方達成的共識,通過雙邊渠道妥善處理好海上問題。
習近平主席還安排時間,同智利總統巴切萊特一道出席了中智自由貿易協定昇級議定書簽字儀式,親力親為推動中智務實合作。
一次次握手寒暄,一次次深入交談,習近平主席引領中國為世界拓開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的新路。
中國大發展,亞太大繁榮。中國,正攜手亞太踏上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