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專家談】習近平十九大後首次出訪一條主線三大看點
2017-11-10 23:39:45 來源:中國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賈秀東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11月10日至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在越南峴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越南、老撾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共十九大勝利閉幕後,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首次出訪,備受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一條主線

  新時代將是貫穿於此訪的一個主題詞,也是此行的主色調。

  十九大報告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論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外交是內政的延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也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既是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也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定位和出發點。

  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九大報告有關外交的重要論述將為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外交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闡明的外交工作方針也將為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亮明新旗幟、催生新作為、開闢新境界。中國進入新時代,將完成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轉變和偉大飛躍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時也意味著中國從前所未有『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到最終『走進』世界舞臺中央的轉變,這都將對中國外交和對外關系以及世界局勢和國際格局的演變產生重要影響。

  在此過程中,中國外交將以更加寬廣的視野、更加周密務實的布局、更加淡定自信的心態、更加自覺的國際擔當、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踐行新時代的新要求。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將開啟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篇章。

  三大看點

  一是如何詮釋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是黨的十九大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確立的總目標。

  習近平主席用『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這三個關鍵詞來界定新型國際關系,彰顯新時代中國外交摒棄那種國強必霸的歷史邏輯、以強凌弱的叢林法則、我贏你輸的零和游戲、政治制度的『強買強賣』。習近平主席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也做了明確闡述,就是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上述總目標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進入新時代,中國外交將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推進和深化與大國、周邊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協調和合作。進入新時代,中國的外交實踐將為國際政治注入新的更強大的正能量。習近平主席此訪將唱響『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旋律,為國際政治和國際關系帶去一股清正之風。

  二是如何演繹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不會關起門來搞發展,不會以鄰為壑,不會轉嫁矛盾,而是選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打開國門搞建設,以開放姿態推動全球化的演變和全球治理的變革。中國倡導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減少全球發展不充分、不平等、不平衡現象,努力讓各國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經濟增長帶來的利益。

  這與APEC的大方向是一致的。中方期待此次APEC會議能夠共同維護亞太開放發展的大方向,共同挖掘亞太發展新動力,共同勾畫未來合作新願景。習近平主席此行將為直面經濟全球化堅定發聲,為全球治理變革提供中國智慧與方案,為開放型亞太地區和世界經濟注入正能量。

  三是如何分享治國理政經驗。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發展不照搬他人模式,也始終尊重和鼓勵各國根據自己的國情選擇各自發展道路,同時也願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具有東方智慧的貢獻。國際社會中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中共治國理政理念、看好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發展前景的有識之士會越來越多。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的越南和老撾,與中國一樣都是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理想信念相通、發展道路相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感同身受。對於其他發展中國家乃至發達國家,中國的治國理政理念和實踐也具有借鑒意義,可以說中國的成功實踐引起很多國家和國際人士的深思和反思。有理由相信,習近平主席此行將為各方分享中國發展有益經驗提供重要機遇。

責任編輯:呂小忱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