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交流互鑒沒有國界。文化的交流,就是用文明的力量去讓中美兩國拉近距離
紫禁金秋,晴空萬裡,北京的天氣讓人找到了老捨筆下『天堂』的感覺。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婭8日下午抵達北京後直奔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此迎接。一場世界關注的『國事訪問+』,在這個歷史的遺產、文化的中心開啟。
對於特朗普的北京之行,外交部發言人特意用了『禮尚往來』來形容。兩國元首雖然要『就重大問題做戰略性溝通』,但客人越過大洋遠道而來,多創造機會讓他們了解中國同樣很重要。
兩國元首夫婦沿故宮中軸線,依次參觀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體會著殿名中蘊含的『和』的中國傳統文化。習近平主席向特朗普介紹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展示『龍的傳人』的自豪與自信。紅垣黃瓦之間,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成為兩國元首深度交流的切入口。
中國人待客,講究『賓至如歸』。以文化為切口的交流,讓兩國元首夫婦的故宮之聚,確有一種鄰居家人相會的感覺。在寶蘊樓簡短茶敘時,特朗普使用平板電腦向習近平夫婦展示外孫女阿拉貝拉用中文演唱歌曲。這位給習爺爺彭奶奶背過《三字經》的美國小女孩,這一次用中文唱起了『美麗的田野和稻田』。而中方給特朗普夫婦准備的,則是文物修復技藝展示、珍品文物展、京劇表演。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交流互鑒沒有國界。文化的交流,就是用文明的力量去讓中美兩國拉近距離。當初中美破冰之時,尼克松坦言『我們對你們的了解比對月亮還少』,而今中美各領域交流已經大大加深,相互了解要必然深入到歷史與人文。
在故宮度過的這個半天,令特朗普印象深刻,『非常難忘』。『文化沒有斷過流、始終傳承下來的只有中國。』以中國傳統文化待客,也能讓來賓認識到一個多彩多元的中國。讓他們看到中國文化獨特的韻味與氣質。『止戈為武』『協和萬邦』『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遠親不如近鄰』『親望親好,鄰望鄰好』『國雖大,好戰必亡』……習近平主席曾多次引用的古語中,就折射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解決人類面臨的難題而提供的有益啟示。無論是『和』『仁』還是『義』,都展示著中國智慧、中國價值,形成了中國行動、中國方案。
回看5年,圍繞『和』與『合』展開的努力,習近平主席重新定義了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強調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強調中美兩國戰略互信是互利合作的基礎,強調加強對話與合作是唯一正確選擇……創造性地開闢了『太平洋足夠大』的新空間,開啟了中美關系的新時代。其中重要一點是,通過持續的交流,讓美國更多地認識到中國獨特的道路選擇,用習近平主席的話來說,『了解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對理解中國人民今天的理想和前進道路很重要』。當年瀛臺夜話講歷史,奧巴馬感嘆『這輩子最全面、深入了解到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執政理念以及您的思想』;如今寶蘊樓話文明,讓特朗普對底蘊深厚、內涵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深表贊嘆。歷史和全局、國情和世情,中國的和平發展觀、國際秩序觀,對於領土和主權完整的信念,坦誠友好地與人交心,盡在其中。
在習近平夫婦的招待中,有一項是跟特朗普夫婦一起體驗文物修復的『托畫心』,正所謂『三分畫,七分裱』,細節決定成敗。遠方的客人興致勃勃,按照要求做完之後,驚訝地連看了好幾眼。『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不是一個靜態的概念,它有無數無法割捨的利益結合點銜接,更要有積水成淵、積土成山的政治努力,也需有中國文化潤物細無聲的力量。特朗普的中國之行剛剛開始,不僅兩位元首和中美兩國人民,整個世界都在關注和期待這次『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人民日報》( 2017年11月09日05版)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