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國產極地特種低溫鋼為雪龍號南極科考『保暖御寒』
2017-11-09 09:13: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仇逸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上海11月8日電 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8日向南極再次出征。此前,已有20噸國產極地特種低溫鋼用於『雪龍』號內部改造;而這一次出行南極,還有一些具備更強性能的特種低溫鋼樣品被焊在甲板上、船舷上隨船試驗,為科考船『保暖御寒』。

  據悉,等『雪龍』號南極科考回來後,科研人員會上船查看這些用於表面、與海水接觸的特種鋼樣品的被撞擊、被磨損、被腐蝕的情況,將研究成果服務於『雪龍2號』的制造。

  開展低溫鋼研究,以滿足我國在極地低溫等極端海洋環境下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鋼材料的重大需求,是上海海事大學近年來積極參與國家極地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今年3月,寶鋼與上海海事大學共建國內首個海洋極端鋼鐵材料聯合實驗室,填補了這一領域校企研究平臺的空白。

  『海洋極端環境鋼鐵材料制備與蝕損控制』聯合實驗室取得階段性研發成果,實驗室研發的極地特種低溫鋼目前已經批量投入生產,首批20噸『中國制造』的低溫鋼已用於『雪龍』號科考船的內部改造,並已成功經歷了中國第8次北極科考。

  『極地特種低溫鋼的批量生產,實現了我國極地低溫鋼材料的國產化突破,打破了長年制約我國深遠海、極地技術與能源發展的瓶頸,將助力我國極地能源開發和極地船舶建造昇級。』長江學者、上海海事大學教授尹衍昇表示。

  據悉,極低溫環境船舶用鋼材料目前在關鍵技術、產業制造及工程應用上已經實現重大突破,將為建造更多的極地航行船舶提供物質材料保障,聯合實驗室已經生產出200噸最新一批的低溫鋼。『預計未來5到6年,後續破冰船及前往兩極航行的船只將大規模使用「中國制造」特種低溫鋼來「御寒」。』尹衍昇說。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