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鄔賀銓院士:中國將在5G時代成為領跑者
2017-11-06 17:41:52 來源:光明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特色體驗展區·專家談】

  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量子通信、北斗系統、5G技術,在『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網絡科技特色體驗展區內,這批科技成果讓人大開眼界,同時該展區也成為展示我國網信事業五年發展新成就的重要窗口。

  如何看待我國網信事業取得的系列成就?我國未來信息化發展還面臨哪些短板?近日,光明網記者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談網信事業新成就(記者李政葳/攝)

  中國取得領先科技成果得益於『厚積薄發』

  特斯拉輔助駕駛、『Watson』類腦計算機、阿裡飛天平臺、量子通訊、混合現實全息眼鏡、『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在去年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會上,15項全球前沿科技成果可謂賺足了人們的眼球。

  在這15項科技成果中,有7項成果來自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或科技機構。『這得益於中國的厚積薄發。』對於這批成果的湧現,鄔賀銓認為,在互聯網領域裡中國屬於後來者,國外在一些基礎的技術方面有較好的積累;不過,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創新力度越來越大,未來可以有很多期許。

  以『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為例,該成果采用了全國產綜合處理器,是世界首臺性能超過10億次、並行規模超千萬核的新型超級計算機。對於這種計算機的具體應用,鄔賀銓舉例說,比如,石油勘探需要通過地震的方法檢測,這是非常復雜的計算,超級計算機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另外,還可用於檢測藥品、氣象分析以及國防領域。

  『「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的性能功耗比世界領先。更重要的是,它裡面用的芯片是自主研發的。』在鄔賀銓看來,計算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指標,自主研發超級計算機需要以國家實力為支持,同時也是國家實力的象征。

  『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網絡科技特色體驗展區(李政葳/攝)

  期待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結合,發揮更大作用

  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來臨,『神經網絡』處理器也不斷走進人們的視野。這種處理器就是給電腦創造出模仿人類大腦神經網絡的芯片。在『神經網絡』處理器運行中,計算系統的運算能力提昇成為決定深度學習處理效率的關鍵。

  去年10月,美國發布了《國家人工智能研究與發展策略規劃》,指出人工智能對未來的國家安全、經濟發展、教育、科技、健康等領域都有重要作用。『「神經網絡」處理器芯片就是未來人工智能時代一個新的競爭高點。』鄔賀銓說,『未來,這種人工智能芯片可以用在各種各樣的產業上,當然也可以用在老百姓的生活上,像我們現在市場上見到的一些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的頭盔以及一些智能終端等。』

  鄔賀銓還提到,百度大腦除了用在無人駕駛和輔助駕駛以外,其智能性也可用在工業、智慧城市上;阿裡的飛天雲平臺除了用在電商業務外,還可以用在為企業和政府提供分布和開放的雲服務。『期待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不斷結合,發揮更大的作用。』

   3G突破4G並跑,我國5G在應用和技術上將成為引領者

  『一系列科技成果反映了我國網信事業取得的成績,也是我們砥礪前行的重要標識。不過,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不少差距。』鄔賀銓表示,核心技術與國外還有很大差距,以及基礎網絡建設、安全防護能力、人纔培養、國際話語權等方面,都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還提到,量子密鑰傳輸、人工智能的基礎理論研究,近年來我國確實取得了重要進展,但信息領域很寬,我們在集成電路、基礎設施等方面還有提昇空間。另外,盡管移動通信普及率不斷提昇,每位用戶每月流量的使用量近5年翻了近16倍,提速降費取得明顯進步,但人均帶寬還比較低,有待改善。

  專利競爭在國際上也日益激烈。『專利,表現了一個國家在新技術、新產品方面的主導權,IT領域是全球專利競爭最激烈的領域。其中,標准化在信息領域十分重要,平均每6個標准就有1個來自信息領域。』鄔賀銓還提到,現在全球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5G標准,2G時代我們剛剛起步,3G突破,4G取得了並跑的機會,5G時代,希望我國在5G的應用與技術上可以成為引領者。『在牌照發放上,基本上會與發達國家在同一時間;在應用上,標准制定和專利方面也將起到引領作用、擁有話語權。』鄔賀銓說。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領航新征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