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指出,『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就要下大力氣解決這些難題,給千家萬戶帶去實實在在的好處,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源泉。
事不避難者進。直面問題,纔能找到最佳答案。在民生領域,人民群眾眼下最在意的突出問題是什麼?有哪些現實困惑和新的訴求?該從何處入手加以破解?從即日起,我們推出系列報道『補民生短板,咱們加把勁』,首期瞄准收入差距問題,敬請關注。
——編者
鼓勵勤勞守法致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堅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調節職能,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摘自十九大報告
山東濟南某報社資深編輯劉林——
不懈奮斗,纔能突破收入『天花板』
本報記者潘俊強
初見劉林,他有些忙亂。妻子有事外出,整整一個下午,1歲多的孩子哭鬧不止,他想盡各種辦法哄,但依然不見效。為何不請個保姆?『不放心,家裡也不寬裕。我愛人辭職在家帶孩子。如果請保姆,一個月起價五六千元,孩子媽媽上班也就賺這些錢。』
劉林是濟南一家報社的資深編輯,9年夜班,同事走了一撥又一撥,他勤勤懇懇堅持了下來,工資至今已過萬元。『炒過股,套牢了。』目前全家的收入來源主要是他一年10多萬元的工資。不過令劉林稍感欣慰的是,房子沒有貸款,家庭也沒有借款,而且還有七八萬元存款。『比起有房貸的同齡人,我的壓力小多了。在濟南當地,收入算是中等水平吧。有了小孩,把之前出去旅游、偶爾買個名牌的花費變成孩子的撫養費了。』他笑著說,生活品質雖然受些影響,但好在他和妻子的兄弟姐妹比較多,父母養老壓力也沒那麼大。
在劉林看來,社會上存在收入分配差距並不奇怪。畢竟從事的職業不同,為社會做的貢獻也不一樣。『首先就是受教育程度不同。對個人和家庭來說,用於教育的人力資本投入產出肯定是成正比的。』他的一個大學同學,本科畢業在濟南工作,每月工資只有3000元。一年後考取名校研究生,畢業後再回濟南,月收入就近萬元。『不過,學歷只是起點。在同一起跑線,主要看能力。』劉林認為,大部分單位不會虧待能力強的人。『在城市,收入差距主要體現在行業之間。消除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需要通過深化改革破除行業壟斷,健全市場規則,實現公平競爭。』
『對個人而言,只有不懈奮斗,纔能突破收入「天花板」。』他認為,在這方面,應當努力創造條件,優化創業環境以及人纔流動機制、薪酬機制,讓勞動體現出應有的價值,讓奮斗者體驗到『付出就有回報』的幸福感。
劉林說:『還有些收入差距確實「紮眼睛」,讓老百姓看不慣。比如明星們的片酬高得離譜,好多年輕人認為成名、發財可以走捷徑,塌不下心來學知識、長本事。』
『貧富差距是由收入差距、財產差距和消費差距構成的。』劉林希望,在縮小收入差距的同時,能加快調整完善財政、稅收、社保政策,實現共同富裕。
『前不久我陪朋友去租房,房東4套房,每套房年租金將近4萬元。據說他是特殊渠道買的房,而且每年這16萬元的租金收入也是不交稅的。』劉林認為,在支持人們依法取得財產性收入的同時,還應提高財產透明度,加強稅收征管,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設計。
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農民張立剛——
勞動致富這條路,不怕苦,就怕堵
本報記者付文
10月30日下午3點,在蘭州市基業豪庭小區西門外的一條巷子內,張立剛正百無聊賴地翻著一份附近超市的促銷傳單。『超市一打折,我的苹果就更賣不動了。』他的水果攤,只是一輛破舊的電動三輪車,堆著苹果、香蕉和葡萄。
賣水果,張立剛其實也是個生手。『我以前一直在工地上當小工,去年10月摔斷了腿,包工頭給了4000塊醫藥費之後就找不著人了,這半年開始跟著老鄉擺攤。』他說。
今年56歲的張立剛,來自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一個小山村。上有76歲老母,下有一雙尚未成家的兒女,他覺得自己就像一頭疲於奔命的老耕牛。
天氣漸涼,買賣不好做了,每個月平均下來能賺2500元左右,而這已佔到張立剛兩口子每月所有收入的八成。『老娘眼睛不好,我媳婦兒在老家照顧,把那幾畝地種著。』女兒和兒子都在外打工,年輕人花錢的地方多,基本上不往家裡交錢。
『這些年農民收入一直在增加,但總的來說跟城裡人比還有不少差距。同樣是農民,一個村的,富的早買了小轎車,窮的還是只能解決個溫飽。』倆孩子在福建、廣東沿海城市打工,所聞所見,也常讓一家人感慨不已。『我們隴西是國家級貧困縣,祖祖輩輩都窮,這些年國家給投了不少錢,但跟沿海地區沒法比。改變命運,還要靠自身努力。』張立剛說,村裡再窮的人家,只要孩子是那塊料,借錢也要上大學。
不過,有些差距是張立剛不能接受的。『給國家做出貢獻的科學家、自己創業的大學生發家致富了,咱不眼紅;那些膽大妄為、走邪路子的人發大財了,咱就想罵街。這幾年國家嚴懲腐敗,大家心裡痛快多了。消除不合理的貧富差距,老百姓心氣兒纔足。』
十九大報告提出,『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等,張立剛對此很期待。
『勞動致富這條路,不怕苦,就怕堵。』拿賣水果來說,張立剛希望城管部門能為小販們劃定區域,有序管理。『我們也方便了市民生活,不要老是圍追堵截。』
『此外就是把大病保險做好。』張立剛說,村裡的困難戶,基本上都是因病致貧。『我家收入在全村算中上等,但對將來也沒底,一場大病就能窮透。眼下一分錢都不敢亂花,也是怕這個。』
『希望國家把職業技能培訓抓好。現在村裡年輕人都在城裡打工,大多數在做體力活。讓他們有個一技之長,纔有發展、有奔頭、有改變人生的希望,能過上跟城裡人一樣的日子。』張立剛說。
專家開『藥方』?縮小收入差距
在一次分配領域,應合理確定最低工資標准,更好地保護低工薪勞動者權益。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推行工資集體協商,使工薪勞動者收入增長打通穩步向上的通道。貫徹落實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讓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技能工人、經營管理人纔等在做出更大貢獻的基礎上獲得相匹配的報酬。還要繼續千方百計增加農民的收入。
政府要充分發揮再分配調節職能,縮小收入差距。應在加快健全現代支付和收入監測體系、摸清全體居民收入財產底數的基礎上,著力強化三方面的工作:
其一,加大財稅調節力度,發揮個人所得稅等稅收和財政轉移支付政策在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方面的作用。
其二,健全社會保障安全網,逐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消除勞動者的養老、醫療、失業等後顧之懮,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其三,完善政策體系,發展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優撫安置、社會互助等各項事業,發揮好『兜底線』的作用。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
《人民日報》( 2017年11月03日17版)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