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國考等考試在即 一些商家推有償『學習監督』服務
2017-11-03 09:51:36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有償『學習監督』熱銷良藥還是噱頭

  商家叫賣的有償『學習監督』服務

  距離2018年國考、研究生考試還有一個多月時間,不少商家發現了新商機,推出了一項有償『學習監督』服務,隨即在網上走熱。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學習監督』產品,即買家支付給商家3元至25元不等,請『監督員』通過微信或者QQ監督買家學習,如果未完成當天計劃,將會被『監督員』罰款。

  對此,教育專家提醒考生,要對『監督學習』產品理性看待。『簡而言之,它是一種依靠外界的力量,有償敦促備考生學習的方式,至於效果,要依據不同考生的情況具體分析』。對那些自控力較差,靠外界約束能改善人群來說,或許有效果,但對堅持不下來或有了外界監督仍然不能約束自己的人來說,是一種時間和精力上的雙重浪費。

  現象

  網售『學習監督』產品3元至25元一天

  距離國家公務員、研究生考試開考的日子,只剩下一個多月時間。在一些備戰考試的貼吧和論壇裡,不少人表現出考前焦慮,也有不少人趁機推銷一種新的備考『利器』——學習監督產品。推銷者稱,購買了『學習監督』的產品後,自己改掉了很多壞習慣,學習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

  何謂『學習監督』(產品)?北青報記者在淘寶網上檢索發現,十多名商家在銷售這類產品。有商家宣傳稱,產品可以幫助買家『摒除散漫拖沓惡習,培養自律慎獨精神』,『治愈拖延癥、懶散癥』。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學習監督』產品,既不是藥品也不是考試秘訣,准確來說,是一種『一對一的人工服務』,購買後,賣家通過微信、QQ,人工提醒買家按時學習,幫助(買家)制訂學習計劃,定時或隨機抽查計劃的完成進度,並『解答考生備考過程中的困惑』。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這類產品按天收取費用,每天收取3元至25元不等。與此同時,商家還推出為期一周、半個月或一個月等不同時間長度的產品,為期一個月的產品最高售價為600元。

  講述

  『監督員』稱自己沒國考經驗

  『學習監督』產品的熱銷,也在備考群體間引發關注。有沒有效果,成了考生之間爭議最大的話題。

  購買過該產品的劉婷(化名)告訴北青報記者,她今年在備戰國考,曾買過一次『監督(輔導)學習』產品,『但我覺得他們做得很業餘,之後沒有再繼續購買了』。

  有商家稱完不成計劃需要交罰款

  劉婷告訴北青報記者,按照商家的指導,她先支付了10元,隨後向其詢問如何輔導她備戰國考。添加『監督員』微信後,『監督員』問她,是否考過公務員,最近一次考試的分數,目前學習到什麼部分了?劉婷一一告知對方。之後,監督員讓劉婷自己制定好學習計劃,規定好每天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她說會讓我微信傳完成的圖片給她,來確認是不是完成任務,完不成還要制定懲罰計劃。』

  『但我最關心的是宣傳裡提到的「能提供輔導」。』劉婷說,詢問『監督員』的結果讓她失望。『她不是在職的公務員,也不是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甚至自己都沒參加過公務員考試,一點經驗也沒有,不可能輔導考生。』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這類『學習監督』產品的評價頁面,不少買家給出好評,有買家稱『監督還是有效果的』,『以前總是定鬧鍾提醒自己,總是不自覺,現在有人陪著,總覺得不能對不起別人,也不能對不起自己花出去的錢』。但也有買家和劉婷一樣,提及購買產品時,賣家說可以『輔導』他們學習,但實際上,只是『到時間提醒一下,發完消息就不管了』,並質疑商家的好評是『刷出來的』。

  賣家

  未完成計劃會被罰款

  就買家提出的上述質疑,北青報記者詢問多名賣家。有賣家直言,他們『不是公務員,也沒有輔導人考取公務員的經驗』,但可以通過『提高監督頻率,比如一天聯系10次』,督促買家學習。

  一名月銷量75筆的商家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賣出去的、專門針對考公務員的『學習監督』產品不是很多,『這個太過於專業』,『最多的是考研、考級、考雅思、准備期末考試的監督產品,以及減肥監督,銷量最高』。商家介紹,自己是普通的上班族,團隊裡的其他四五名『監督員』,有上班族,也有在校的學生,『所以輔導中小學生的期末考試,相對來說,沒什麼壓力』。

  商家告訴北青報記者,銷售『學習監督』產品以來,遇到了不少比較奇特的買家,他也會提出相應對策。他進一步解釋,有的買家稱自己愛玩手機或者游戲,他會直接建議買家將手機換成『老人機』,『這樣就刷不了微信、微博,也看不了劇,玩不了手游。』還有買家主動向其提出,完不成任務就寫保證書,『如果做不到就讓我把保證書發到他們學校公眾號』,也有買家提出做深蹲、仰臥起坐等懲罰方式。不過,該商家直言,他最高興的還是收到罰款,『第一次一般是5元或者10元,之後翻倍增長』,『最多有顧客罰過80元』。

  談及產品的效果,商家稱,買家中『很多都通過監督變得認真了』,僅有『個別人沒有效果』。不過,商家告訴北青報記者,通常他一個人會服務20多名買家,『基本上一個顧客每天只能提醒幾次』,如果顧客要求提醒的頻次太多,他可能就沒辦法做好。此外,商家還告訴北青報記者,如果買家購買的產品為期一周及以上,覺得效果不好,可以跟商家溝通隨時終止服務,『按已經使用的天數扣除費用,返還餘下的金額』。

  觀點

  考生應理性看待『學習監督』

  對於『學習監督』產品熱銷的現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北青報記者,備考考生應該對此保持冷靜、理性的態度。儲朝暉表示:『這種服務所能起的作用,就是當你自己控制不了的時候,借助外界的力量,來幫助你定時學習,控制時間。』他認為,這只能起到提醒或某一個群體互相監督的作用,對考生的知識增長,不會起到太大作用,『希望考生不要被商家誇大實際效果的宣傳所迷惑』。

  儲朝暉研究員分析,『學習監督』是否對所有考生適用,要具體分析。『考生要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如果一個人自控力較強,他根本沒必要借助外力;如果一個人自己管不住自己,偶爾借助外界的力量能把握住時間,可以嘗試一下這類有償服務,或者尋求伙伴的監督;如果一個人自控力太差,即使花了錢、借助外力也無法約束自己,那就不應該浪費時間和精力。』

  此外,對於正在備考的考生,儲朝暉研究員提醒,做任何事,首先要明確目標;其次要做好自己的規劃,排好日程表;再次,要學會拒絕一些外界的『誘惑』,比如游戲、電視劇等,再分階段改掉自己的一些壞習慣,『對很多人來說,這樣就能夠解決問題』。

  文/本報記者張雅線索提供/朱先生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