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砥礪奮進的五年】昔日『北大荒』 今朝『綠銀行』
2017-09-30 20:50:51 來源:鎮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仲秋時節,走進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後白鎮西馮村,好似誤入『桃花源』。遠離城市的喧囂,這裡青山相映,綠水相依,不時三五只白鷺在綠地起落,一派江南水鄉的綠意盎然。西馮村不久前剛榮獲『全國美麗鄉村示范村』,這個茅山水庫旁綠化率達到了92.7%的小村莊,正用草木清香、寧靜嫵媚展示著其獨特魅力。

  『20年前這裡還是句容窮得出名的貧困村。』西馮村黨總支書記李治順望著連綿的山坡,談起村莊的發展變化,非常自豪。

  西馮村地處茅山老區,全村5000多畝土地都是丘陵崗坡地,20年前村裡種糧要七級翻水,收成還不夠付種糧的水電費。農業低產低效令土地拋荒十分嚴重,而村集體負債38萬元。由於沒有增收渠道,西馮村沒有一條完整的道路,村裡矛盾多,讓村乾部開展工作十分艱難,以致村兩委會都乾不完一屆,定村乾部也不肯來這裡工作,因此被人們戲稱為句容的『北大荒』。

  面對發展困境,西馮村的出路在哪?群雁高飛靠頭雁,挑選一個堅強有力的村兩委班子帶頭人至關重要,後白鎮黨委、政府找到了辦煉油廠正紅火的退伍軍人李治順,希望他能勇挑重擔。李治順高票當選後不負眾望,一乾就是20年,硬是把一個貧困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和『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西馮村要改變貧困面貌,必須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找到一條適合自己增收致富的新路。上任後,李治順積極和句容農校等地專家對接,請他們來調研、講課、培訓,確定了西馮村搞苗木或水果的農業發展方向,村裡先是試種了十幾畝甜油桃小獲成功,後又根據專家指點和村民老羅頭賣梔子花苗的成功實踐,開始三畝、五畝小打小鬧地試種苗木草坪。

  嘗到了甜頭的西馮人,最終定下了大力發展花木草坪的生產方向,但如何讓大家統一認識,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2003年村裡包了輛大巴車組織黨員和經紀人去常州夏溪苗木市場學習,當看到一畝草坪一季純收益就有1000多元,而一年可以賣三季、市場行情還供不應求的景象後,大家沸騰了。全村在2000多畝地上大面積從事花木草坪生產,當年,西馮村還成立了花木草合作社,這也是句容首批農民合作社之一。

  為了引導花木草產業更好發展,打造自家的『綠色銀行』,村兩委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並承諾『草坪種到哪,機耕路就修到哪』,以方便百姓運輸。針對村民怕花木草坪多了賣不掉的擔心,村社乾部人人都當經紀人、幫忙跑市場,村兩委還和農戶簽訂了包銷協議,解決了農戶的後顧之懮,很快西馮村家家戶戶都搞起了花木草坪。隨著品種不斷豐富,西馮花木草坪的名氣也越來越響,賣到了北京奧運、南京青奧,賣到了南水北調工程、高速公路建設,甚至還走出國門,遠銷南洋的新加坡。特別是十八大以來,西馮村生意做得更大、越做越好,合作社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後,用統一質量、統一標准、統一價格、統一開票、統一裝運等手段,把產業鏈延伸到種、捆、運、賣的各個環節,讓村裡人人有事做,合作社的凝聚力也變得更強。

  『在西馮村,現在如果沒做花草木營生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當地人。去年村裡實現銷售1.6億元,集體經濟收入245萬元。』李治順笑著告訴記者,『西馮人還緊跟「互聯網+」之風,充分利用手機營銷,如今經紀人不再像以前到處跑市場,通過手機就可讓客戶看到要買的花木草坪,而且發貨運輸流程也隨時知曉,太便捷了,花草木生意也更好做了,現全村一半以上花草木通過網銷完成。』

  通過花草木這個『綠色銀行』,西馮人真正富了起來,去年人均純收入達到32600元。李治順介紹,現在村裡的經紀人一年收入七八十萬並不稀奇,家家戶戶都有小轎車,檔次也越來越高。『村裡要繼續結合「美麗庫區幸福家園」工程,把村莊環境治理好,繼續提昇村民的幸福指數。』話語間李治順滿是幸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西馮村輻射帶動下,近年來,周邊延福、王莊、曹村、天樂等8個村也加入到花草木事業中來,種植面積達到了3萬畝,擴大著西馮品牌效應,實現著共同致富,『西馮模式』正被更多推廣和復制。(欒繼業姚永康貢俊丹)

責任編輯:孫宇

【專題】砥礪奮進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