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治國理政新實踐·浙江篇】紹興加快醫療體制改革 家門口享受名醫診療
2017-09-30 20:44:51 來源:新籃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不用跑上級醫院,在家門口獲得名醫診治,最近家住袍江開發區馬山鎮的3歲男孩黃敏(化名)經過醫囑調理,困擾他一年多的咳嗽已經得到控制並好轉。家門口享受專家隨訪,得益於紹興優質醫療資源『雙下沈兩提昇』醫療體制改革。

  家門口就能掛專家號

  紹興市婦保院與馬山鎮衛生院建成『醫聯體』後,婦保院急診科主任、兒科哮喘專家平雯主任醫師『下沈』到馬山鎮衛生院坐診。

  黃敏是一年前開始反復咳嗽的,嚴重時出現呼吸困難,不能平臥,季節變換時幾乎每月都有發作,每次都持續一個星期左右,曾住院治療4次。黃敏的父母都是外來務工者,每次一發病,請假帶孩子到市裡醫院就診,坐車、掛號、看醫生、治療……除了費時,車費等一系列費用,也讓一家子備感壓力。

  自從平雯『下沈』後,大大方便了他們看病。黃敏的父母直接在馬山衛生院就能掛到她的號。『病情控制好了,醫藥費也少多了,關鍵是不用請長假就能在家門口看病。』黃敏的媽媽說。

  基層醫院門診量大增

  市衛計委副主任王宏達說,近年來,紹興一方面做好『上引』工作,積極引進上海、杭州等優質資源到紹興各地;另一方面做好『下沈』工作,把市縣的優質醫療資源、衛生人纔下沈到縣市、鄉鎮,逐步實現『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醫療格局,讓老百姓在家門口能夠享受到與上級醫院同質的醫療服務。

  『雙下沈兩提昇』讓老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市第七醫院與靈芝鎮衛生院建成『醫聯體』後,第七醫院付康醫師便在衛生院開設了『針灸理療科』。他的診療,從最初每個月5人次左右,到後來突破100人次(夏季最多一個月就診量達到240餘人次)。2016年11月,靈芝鎮衛生院開設『睡眠障礙專科門診』,每周請第七醫院的秦國興副主任醫師參加專家坐診、病房查房及精防幫扶工作,門診人次也逐步提昇,目前平均日門診量已達10餘人。

  『此舉不僅提昇了基層醫院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解決了周邊群眾看病難的問題,也進一步推動雙向轉診、分級診療改革,實現了優質醫療資源利用最大化。』

  讓更多人享受改革紅利

  向上『引』資源,向下『沈』資源,縱橫『聯』資源。據統計,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級各類『醫聯體』90家,省市三甲醫院共下派副高職稱醫生4500餘人次至各區、縣(市),提供診療服務6.7萬餘人次;建成名醫工作室18家,上半年共開展國內名醫坐診300餘場次。另外,全市以市縣醫院為主體建成的醫學影像、心電、病理、檢驗、消毒供應等共享中心24家,許多原來要到縣醫院做的特殊檢驗、檢查項目都能在基層完成,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就醫。

  『雙下沈兩提昇』醫療體制改革在推動城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沈和醫務人員下基層的同時,也提昇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和群眾就醫滿意度,群眾越來越習慣在家門口享受看病的便利。

責任編輯:孫宇

【專題】習近平治國理政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