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改革·印記之大家談】改革印記在廟堂,也在江湖
2017-09-30 13:22:58 來源:中青在線  作者:李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前不久,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在央視播出。一時間,將人們的記憶又拉回了改革開放前。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深入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成就,中國青年報請不同年代的讀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回憶改革開放這些年的故事,這一組特殊的『年代記憶』,成了改革的印記。

  我們尋找的改革印記,在廟堂之上,也在江湖之中。政策從文件上走下來,從這個國家的首都出發,穿越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敲開每一扇門。這些國家的改革腳步,也一一收藏在個人的影集裡。

  1978年,上山下鄉的學生越過溝壑,在高等學府裡集聚。一雙雙種田的手、扶犁的手、牽牛的手,重新變成握筆的手。

  80年代,有人第一次走出國門,開眼看世界。中國的街道上開始出現老外的身影,藍眼睛、黃頭發吸引了許多好奇的打量。

  一位做擅長做菜的廚師,決定開一間餐館。『中國個體第一家』的牌匾出現在北京的一條小胡同裡。三十多年裡,這家成為改革開放標志的餐館慢慢變得老舊。

  90年代,各地仿佛按下了加速鍵。停靠在路邊的小汽車越來越多,洋快餐、公用電話、變速自行車依次登場。

  21世紀,中國再次進入大發展。那個懷揣『去外國』夢想的小女孩,在十多年後,開始把世界各國打包進行李箱。

  就是這些場景、這些照片,讓一個個具體個體的記憶,拼湊成一份歷史的底稿。這些記憶,形形色色,各有特點卻又極為相似。在國家改革的浪潮裡,每一朵浪花都有意義,每一個個體都不會被忽略。

  如今,改革仍在繼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防軍隊,這些看起來宏大的概念,最終落腳在住房、教育、醫療、安全這些百姓關注的頭等大事上,落腳在一個公平、正義、民主、法治的社會裡。

  快速增長的GDP也把百姓的錢包裝滿,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昇。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動動指尖就能讓一切成為可能。國際間的交流合作進一步加深,中國面孔出現在世界各地。脫貧攻堅戰役持續打響,扶貧政策的最後一公裡指向山野裡的每一戶人家。

  就在這樣的每一步改革中,我們創造歷史、成為歷史、告別歷史。每個人突突跳動的脈搏,都在此時此刻,在這片苦難輝煌的土地上,和快速發展的國家同頻共振。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改革·印記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