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李時珍孫女』微信問診 高價保健品實為糖果片
2017-09-30 09:45:48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朋友圈裡扮『老中醫』『名醫後代』,宣稱能治各種男女疾病,微信問診後,這些『老中醫』就診斷出你有各種疾病,半哄半騙讓你高價買下的保健品,實為糖果類壓縮片。白雲警方打掉一個電信網絡詐騙團伙,分別在白雲、天河及番禺等多個網絡詐騙窩點,抓獲電信網絡詐騙嫌疑人111名,該詐騙團伙涉案金額達1000多萬元,受騙事主遍及全國各地。

  『老中醫』噓寒問暖『李時珍孫女』網上問診

  今年5月,閻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則調理身體的廣告,曾大病過一場、身體不好的她抱著試一試的念頭,通過掃公眾號的二維碼加了一個微信名為『××養元』的人為好友。對方自稱是退休『老中醫』,現在在四川的一個醫院返聘做醫生,其頭像也是一個『老中醫』模樣的男子。

  隨後,『老中醫』讓閻女士加了另一個自稱用來接診的微信號,在詢問了閻女士一些關於女性健康的問題、查看了閻女士的舌頭照片後,診斷她氣血虧虛,身體有很多問題必須調理。閻女士聽後心裡十分害怕。這時,『老中醫』說可以為閻女士『私人定制』調理藥膏,一共兩個療程,第一個療程2520元,第二個療程2400元,且只需要付定金400元,餘額可貨到付款。『老中醫』還不時噓寒問暖,發一些貼心的生活提示,讓閻女士覺得『老中醫』挺靠譜,於是購買了兩個療程的藥膏。可閻女士服藥後並未見效,身體反而非常燥熱。

  司機郭大哥與閻女士一樣,通過微信朋友圈廣告加了一個自稱是『李時珍親孫女』的李醫生,李醫生也通過微信問診,診斷郭大哥身體有一些問題,可專門為其量身調制中藥調理。李醫生為了加深可信度,給郭大哥發了一個微信地址,有所謂的『實體』中醫館,同時還有該中醫館的門面照片。

  郭大哥覺得對方發的信息專業,預付200元定金向這位醫生購買了3個療程的藥品,共計6668元。然而,郭大哥服藥後沒起到什麼效果,身體還不如從前。

  『管理制度』嚴格

  不及時回復客戶罰款

  該團伙『管理制度』嚴格,客戶發信息30分鍾內沒有及時回復,違者一次罰款30元。發現消極對待客戶、罵客戶、售後不及時處理,一次罰款100元,再者無薪辭退。每月業績倒數的兩個人,如當月業績不到5萬元,罰款100元,下個月還未提昇就辭退;每月退單率超過10%,罰款200元;超過15%,罰款300元;超過20%,罰款400元,如此類推。

  據辦案民警介紹,該團伙成員大多為從網上招聘來的20歲到25歲左右的年輕人,沒有行醫資質,經過『洗腦』培訓後,便開始行騙,團伙成員之間還會以『老』帶『新』,相互傳授經驗。

  警方提醒,保健品是食品的特殊種類,不能代替藥品,要從正規渠道購買,不要隨意通過微信等網絡平臺購買,身體若出現疾病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起底『老中醫』詐騙伎倆

  據辦案民警介紹,事主被騙經歷都大同小異,被騙金額均在數千元以內,大多數事主在發現藥品無效後並沒有提出退貨,主要是覺得損失不大,怕維權索賠過程麻煩,於是沒有報警。

  經審查,該詐騙團伙以『廣州騏××商品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享×生物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電子商務公司』等名義,在廣州的天河、白雲、番禺設立了5個窩點利用微信以推銷保健品為名行騙。

  據警方調查,這些『保健品』主要是些糖果類壓縮片,一盒成本價只要幾十元,卻賣到兩三千元。

  特點:微信診療

  先是在微信的公眾號和朋友圈投入廣告,讓消費者在朋友圈看到廣告後關注公眾號。該團伙每個月在微信朋友圈投放的廣告費就多達十七八萬元。

  行騙手段:

  公眾號:公眾號裡的二維碼是滾動變化的,當事主識別該二維碼時,就會自動識別到指定的銷售員接單。銷售組又分成多個小組,每個組負責銷售同一類的保健品,整個組都用同一個頭像。

  朋友圈:頭像大多為一名『老中醫』端坐在辦公室,背景是一排排錦旗。朋友圈的內容有『老中醫』的執照、成功診斷的案例、參加高端座談會的圖片。

  微信診療:取得事主信任後,『老中醫』便開始微信診療,無論你的身體如何都會『診斷』出有問題,然後連哄帶騙地推銷『保健品』,主要為壯陽類和婦科類。(文/記者李棟、林霞虹通訊員劉海弘、陳莉、張毅濤、陳玉敏圖/記者蘇俊傑)

責任編輯: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