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讓創新成為發展的第一動力——重訪習近平總書記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考察地
2017-09-28 17:26:00 來源:新華社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發展高科技加速產業化

  9月中旬,正值第三屆全國雙創活動周北京會場主題展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舉辦,一大批創新產品服務在此『亮相』。雙創惠民生展區裡,人們在增強現實(AR)全景演播廳興奮地體驗、拍照。

  四年前,習近平總書記等來到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與中關村管委會負責人、企業家及專家學者等深入交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第一次走出中南海,把『課堂』搬到了中關村。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橕,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總書記來到大型金屬構件增材制造技術展區,對3D打印金屬零件很感興趣。總書記十分關心是否可以投入應用、是否可以服務其他領域、產業化如何,這些正是我持續攻關的重點。』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華明說。

  近年來,王華明帶領團隊取得不少新突破:技術領域,3D打印范圍從鈦合金打印拓展到高強鋼、耐熱鋼。應用領域,3D打印技術在飛機、運載火箭及衛星等領域有新運用。此外,最新的裝備技術,可以實現產業化工程應用。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最為緊迫的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縛創新驅動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五方面任務,第一項就是著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說。

  近年,中關村試點的科技成果『三權』改革、股權激勵、新三板等10餘項先行先試政策,推廣到全國其他示范區。今年上半年,中關村新出臺『1+4』政策支持體系,從創業孵化、創新能力建設、科技金融等方面加大資金精准支持力度。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中國科技大學『1+2』協同創新平臺……記者發現,近來一些『不像大學、不像科研院所、不像企業、不像事業單位』的『四不像』機構在中關村誕生。它們背靠『大院大所』,具備獨立法人資質,資金來源多元,發揮著打通產學研和資本的全鏈條通道、聯通創新成果轉化和技術應用的作用。

  『總書記的囑托就是中關村的發展方向。我們正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進一步提高站位,對標國際一流,從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提昇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能力、當好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主要載體、培育具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四個方面加速打造「中關村昇級版」。』翟立新說。

  企業是經濟的基本細胞,企業興則經濟興。企業真正成為創新的主體,纔能發揮『第一動力』的引擎作用。

  如果說二維碼是張『身份證』,識別它的關鍵就在『掃碼』和『解碼』。位於福州的新大陸科技集團是發布全球首顆二維碼『中國芯』自主核心技術的企業。

  201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新大陸科技集團考察,希望他們牢牢扭住科技創新和成果快速產業化,牢牢扭住產業發展前沿,牢牢扭住佔領國際市場。

  記者在機器人條碼識讀測試實驗室內看到,電子機械手正『拿著』含有第三代芯片的條碼掃描槍對不同距離、不同角度、不同光乾擾的條碼進行識讀,測試設備的采集能力。與三年前相比,新大陸二維碼識別有三項提昇:識別時間80毫秒全球領先且准確率提高;兼容漢信碼;芯片體積進一步縮小。

  『按照總書記的囑托,集團基於客戶需求進行技術、應用、管理模式等全面創新。2015年我們提出轉型昇級,三年翻番,目前公司已經提前完成目標任務。』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王晶說。

  建設一流大學培育創新人纔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纔是第一資源。當前,我國科技隊伍建設仍面臨嚴峻挑戰:世界級科技大師缺乏,領軍人纔、尖子人纔不足,工程技術人纔培養同生產和創新實踐脫節。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鼓勵同學們努力練好人生和事業的基本功,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學生,做有擔當、有作為的大學生,做有品質、有修養的大學生。

  『「六有」是對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也是中央在新時期對高校人纔培養的新要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許武說。一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全體師生積極開展創新實踐,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搶佔未來科技制高點。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後,公共事務學院2014級博士生吳茂乾與新媒體研究院的同學們致力於新媒體科普和科學教育。一年來,團隊利用增強現實技術、虛擬現實技術、3D模型,開發出『火花學院』科技教育項目,讓科技知識生動有趣易傳播。

  中國科學院是一支黨、國家、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賴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時指出,中國科學院要牢記責任,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纔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丁仲禮說:『中國科學院大學是總書記對中科院的「四個率先」要求中,「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纔高地」的重要依托。這讓我們很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我們將按照總書記的要求,繼續發揚緊密結合科研實踐培養人纔的特色和優勢,通過推進「科教融合」,培養高素質科技創新創業人纔,造就世界級科技大師。』

  企業,是培育創新人纔的重要平臺。對海康威視研究院『108將』——108名研發人員來說,2015年5月26日是難忘的一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察看產品展示和研發中心。他說,人纔是最為寶貴的資源,只要用好人纔,充分發揮創新優勢,我們國家的發展事業就大有希望。

  兩年來,海康威視人纔引進速度加快,研發人員從2015年的5300人增加到現在的11000人,研發機構從國內建到了海外。為建立更加有效的創新人纔激勵機制,海康威視還啟動實施了內部創業的改革試點,核心就是雙創機制,共擔風險,共享收益。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按照總書記的要求,不斷增加創新研發投入,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培養創新人纔隊伍,促進創新鏈、產業鏈、市場需求有機銜接,爭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軍。』海康威視董事長陳宗年說。(記者餘曉潔、董瑞豐、徐海濤、陳晨、段續、賈遠琨、蓋博銘、劉姝君、屈凌燕)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