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步入晚年的兩個人來說,如果能互相攙扶著走下去,本是一大幸事。然而,交往中的諸多瑣事,卻讓雙方的矛盾越來越深——
黃昏戀引發的悲劇
王蘇燕吉靜靜
2017年5月的一個早晨,江蘇江陰市民王星(化名)忽然想起來,自己已經連續三天沒有看到母親康美琴(化名)了,該不會出什麼事了吧?
經過多方打聽,他來到母親前幾年交往的對象胡建國租住的車庫門口。敲了半天門沒有人應,門從裡面反鎖著,從車庫窄小的窗戶往裡面看,發現床上躺著一個人,衣著有點像母親,再一看,地上還躺著一個老頭。王星意識到出事了,趕緊撥打了『110』。
警察到達後進入車庫,發現躺在地上的胡建國渾身酒氣,呼吸還算平穩,應該只是喝醉了,而躺在床上的康美琴則已渾身冰涼,床上還留著大攤深紅色的血跡,脖子上有利器割傷的長傷口。
康美琴被害了!
並無交集的前半生
年輕時的胡建國在鎮裡可是個風雲人物,人高馬大的他相當帥氣。更重要的是,當時大家都還在地裡找生活的時候,他就是鎮裡集體企業的副廠長了。人人都對他高看一眼,上門找他辦事的人絡繹不絕。
胡建國負責企業的采購業務,常年出差在外。他主要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和自己的子女溝通不是很多,平時家裡大小事情都丟給了妻子。偶爾不出差的日子,他也不會待在家裡,而是在外觥籌交錯應酬不斷。常年在外奔波,習慣了酒桌上的奉承,讓胡建國的性格略微自負,也越來越貪酒。
而同鎮的康美琴人生軌跡則完全不同。年輕時,她嫁給了隔壁鎮的一個農民,生了兩個兒子。農閑的時候,康美琴做油炸麻團等早點,擺攤賺錢補貼家用。多年擺攤,讓康美琴的性格變得潑辣精明,有了個『麻團』的外號。
靠著自己的早餐攤,康美琴含辛茹苦把兩個兒子拉扯成人,家裡建起了三層小樓房,兩個兒子也都成家立業。2000年後,江南鄉鎮經濟快速發展,小鎮居民的日子日漸富足,但賭博卻在小鎮悄然流行起來,康美琴也被小姐妹帶著,漸漸迷上了賭博。兒子也勸過多次,無奈康美琴不聽,一直強調自己賭的金額不大。兒子見勸不住,也就不管了。
年輕時候的胡建國和康美琴,沒有任何交集。在胡建國的眼裡,這個街邊賣麻團的小攤販不值得一看,而在康美琴的眼中,這個人人都誇的年輕有為的副廠長,也只是那個跟自己毫無瓜葛的人罷了。
紅線牽出黃昏戀
幾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副廠長早就沒了往日的風光,妻子因病去世了,兒女和自己也不甚親近。好在胡建國老家的房子趕上了拆遷,他手頭有了些拆遷款,日子還算過得去。
康美琴的老年生活也算安穩富足,兒子雖然沒有大出息,好在還蠻孝順。日子也就這麼平平淡淡地過著。丈夫前幾年去世了,她就和兒子住在一起。
胡建國年輕在外闖蕩過,心思活絡,眼界開放,萌生了想找個老來伴的念頭。他的堂侄知道胡建國的想法後,也幫著他物色起來。
2012年8月,堂侄將康美琴介紹給胡建國,兩個人的紅線就這樣牽起來了,雙方都還滿意。胡建國比康美琴大了10歲,身體還算硬朗,經濟條件也還好;康美琴也想找個人來做伴,畢竟孩子們都有自己的生活。兩個人就這樣走到了一起。
然而,這件事在胡建國的家裡掀起了軒然大波,胡建國的兒女強烈反對二人在一起。原來兒女們經過打聽,鄉裡鄉親對康美琴這戶人家的風評不太好。兩個兒子沒有正經工作,都在外面混錢賭博,而康美琴也經常混跡於賭場。胡家兒女認為,她比胡建國小了10歲,肯定是看上了胡建國身上幾十萬元的拆遷款了。
胡建國年輕時養成的自負性格又起來了,兒女越是反對,他越是堅持,覺得自己看上的人肯定是好的,聽不進兒女的意見。就這樣,原本不親近的關系徹底搞僵了,兒女從此和他斷絕了關系和往來。
距離漸近矛盾漸生
2012年9月,兩人沒有領結婚證,康美琴把胡建國帶回家,和自己的兒子兒媳見了一面,大家一起吃了頓飯,也就宣告在一起了。然後,康美琴和胡建國一起住在胡建國租來的車庫裡。住了一段時間,康美琴讓胡建國住到她家裡去,說她家房間多,空著也是空著,回去住也方便康美琴照顧孫女,還可以省下胡建國租車庫的錢。胡建國一想,也同意了。就這樣,2013年年初,胡建國搬到了康美琴家裡去住。
胡建國來了以後幫著家裡做家務,照顧小孩等,大家都相安無事。但是漸漸的,胡建國覺得有些不對勁。康美琴家裡買空調裝修的錢都是胡建國出,平時買菜等生活開支也都是他掏錢,這也就算了,可是康美琴經常出去打牌,家務活也全都是胡建國來做。
一起生活一段時間後,胡建國發現康美琴的兒子真的不學好,一個賭錢、一個吸毒。康美琴平時不斷向胡建國要錢,雖然每次500元、1000元,數額不大,但是積少成多,胡建國慢慢不樂意了。
康美琴的兒子和兒媳們,則對胡建國喝酒不耐煩了,一天三頓喝酒,每天都是醉醺醺的,喝了酒就很多話。另外,他們覺得胡建國的年紀也大了,每天這麼喝酒,萬一在家裡出個什麼事情也說不清,於是由康美琴的兒子王星出面,提出來讓胡建國還是搬回去住吧。
胡建國想著白白花了那麼多錢,還要被趕走,很是生氣。轉念一想,走就走吧,留下來的話,這一家還是個無底洞,還不如自己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於是在2015年年中搬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