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10月新規:侮辱國歌或被追究刑責 駕考有9大主要變化
2017-09-27 19:52:48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將施行放寬不屬無證無照經營范圍

  《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自2017年10月1號起施行。《辦法》明確規定,以下兩類經營活動不屬於無證無照經營: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場所和時間,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的規定,從事無須取得許可或者辦理注冊登記的經營活動。

  同時,《辦法》規定查處部門應當堅持查處與引導相結合、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督促、引導經營者依法辦理相應證照。《辦法》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對其處罰沒有明確規定的無照經營行為,適當減輕法律責任,不再予以沒收工具,並降低罰款數額。

  地方法規

  遼寧、寧夏、雲南、西藏等多地將啟動『多證合一』

  遼寧、寧夏、雲南、西藏等多地將於10月起開始實行『多證合一』改革。如,遼寧將26個涉企證照事項整合到營業執照上,對被整合證照所涵蓋的原有事項信息,不得再要求企業提供額外的證明文件,使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營業執照成為企業唯一『身份證』,在全省實現『二十六證合一、一照一碼』。

  寧夏明確,申請辦理『28證合一』事項的企業,在各級企業注冊登記窗口實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記、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申請人辦理企業注冊登記時只需填寫『一張表格』,向『一個窗口』提交『一套材料』。

  福建廈門文明新規將施行違規橫穿馬路可能挨罰

  10月1日,《廈門經濟特區促進社會文明若乾規定》將正式施行,這是全國首部對社會文明建設和管理進行法律規范的地方性法規。其中,機動車不禮讓行人、行人違規橫穿馬路以及違規停車等交通陋習,都被列入重點治理清單。

  《規定》施行後,廈門市交警部門將持續加強路面執法,對違規橫穿馬路的行人進行勸導,不聽勸導的將被依法處以50元至100元的罰款。處罰的過程中需要當事人配合出示身份證件,根據《人民警察法》等相關規定,拒不出示者將被帶回公安機關核實身份。

  黑龍江哈爾濱城鎮垃圾處理費征收辦法將施行逾期不繳個人最高罰500元

  《哈爾濱市城鎮垃圾處理費征收辦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垃圾處理費可以采取下列方式征收:城鎮居民的垃圾處理費由市環衛部門直接收取或者委托燃氣、供水企業代收;經營性納稅主體的垃圾處理費由市環衛部門委托地稅部門代收;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部隊、團體等單位的垃圾處理費由市環衛部門直接收取或者委托其他單位代收。

  《辦法》規定,單位和個人未按照規定繳納垃圾處理費的,由市環衛部門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對單位處以應繳納垃圾處理費三倍以下最高不超過二萬元的罰款,對個人處以應繳納垃圾處理費三倍以下最高不超過五百元的罰款。

  吉林長春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條例將施行同居等關系列入保護范圍

  新修訂的《長春市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條例》將於10月1日起施行,這部法規是2016年反家庭暴力法頒布施行以來,在全國最先出臺的地方性法規。《條例》分為總則、家庭暴力的預防、家庭暴力的處置、人身保護令的協助執行、法律責任、附則,共六章三十八條。

  《條例》對家庭成員的范圍采取列舉方式進行了界定,為相關部門認定家庭暴力主體提供了法律依據。條例在附則中還規定了『家庭成員以外具有監護、扶養、寄養、同居等關系且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條例規定執行』。

  廣東司法鑒定收費管理辦法10月起施行

  廣東日前公布了《關於司法鑒定收費的管理辦法》。《辦法》對司法鑒定收費采用政府指導價管理與市場調節價結合的方式進行了規定,當事人的『契約自由』『意思自治』等原則得到充分尊重,使之更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該《辦法》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9月30日。

  《辦法》還進一步明確,涉及財產案件的司法鑒定收費,根據訴訟標的和鑒定標的兩者中的較小值,按標的額比例分段收取。同一財產案件鑒定事項分段累進收費的,金額最高不超過10萬元。作為《辦法》中少有的禁止性規定,該規定杜絕了天價鑒定費的出現。

  《青海省公路路政條例》10月起施行

  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有效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暢通,由青海省交通運輸廳草擬的《青海省公路路政條例》經青海省第十二屆人大會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於10月1日起施行。

  《條例》共7章48條。《條例》首次提出公路路政實行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綜合治理的原則,要求發展改革、公安、財政、國土資源、環保等部門從以往的配合交通部門開展路政管理,轉變為按職責分工依法開展公路保護工作,並從立法理念、立法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對環保規劃、科技治超、賠補償費收取等工作制定了有特色、有亮點、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各項制度,形成了科學完整的管理體系。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