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這五年 精准扶貧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2017-09-27 19:16:56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五年前,中國有近億的貧困人口,因病、因災、因資源匱乏、缺少項目等等,致貧原因各不相同。只有『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纔能真正拔掉窮根兒。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多次強調:『扶貧開發貴在精准,重在精准,成敗之舉在於精准。』那麼,這些擺脫了貧困的人們,他們的脫貧路是怎麼走的?他們的命運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施全友今年43歲,家住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他告訴記者,過去這五年,他最高興的事,就是娶到了老婆孔銘英,成了家。他家農家樂的名字叫『巧媳婦』。

  施全友說:『我是2011年認識我老婆的,我帶她回家來讓父母看看,但是那時候我們村裡太窮了,我心裡很緊張,怕人家嫌棄我窮。』

  孔銘英說:『第一次來十八洞村,這裡好窮的,那時候上廁所還要打把傘,然後就是兩邊那個獨木橋蹲在上面,差點掉廁所裡去了。看到這個地方,心有點涼了。然後我走了,我都沒打算再回來。』

  施全友很失望,他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纔能成個家。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十八洞村,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貧』。

  施全友說:『當時我是在浙江那邊打工,村裡面的小伙伴,一起打工的,他們就跟我說,跟你說個好消息,他們就先發一個圖片給我,總書記和我爸我媽親自手牽手地從我家大門那邊過來了。我就高興得不得了,當時我就打電話回來問我爸我媽,我爸媽就給我回個電話,是真的,總書記親自到我家做客來了,他們叫我快點回來,我就馬上辭工了。』

  總書記走了不久,2014年1月,扶貧工作隊進駐十八洞村開展精准扶貧,幫村裡修路,種獼猴桃,搞旅游,村裡一天變一個樣。

  施全友拍了一組照片發給孔銘英,說:你回來啊,現在我們這邊好多游客,你在那裡又是搞廚師的,你回來我們可以開一個農家樂,你炒菜,我幫你打下手。

  就這樣,施全友成為『精准扶貧』後,村裡第一個脫單的『光棍』。

  施全友說:『現在掙錢了,我老婆越來越有乾勁了,除了做飯做菜還去學打鼓、學外語。』

  孔銘英說:『中國夢對於我來將,你看現在我們十八洞村越來越好了,我的農家樂生意越來越紅火了,那麼多客人。』

  施全友夫妻倆告訴記者:『我們學外語,就是因為十八洞以後會走向全世界,到時候我們想用外語告訴他們,我們過上好日子了。』

  五年以來,我國累計減貧5564萬人,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近六成,貧困發生率下降1倍多。到2020年,產業扶持,可以讓3000萬人脫貧。

  49歲的張彩霞,是寧夏永寧縣閔寧鎮原隆村的搬遷移民,她熱情地帶著記者看政府給她家蓋的房子。

  張彩霞家從固原隆德山河鄉搬遷到原隆村,她說:『搬到這個地方第一次來,俺就感動的,俺從大山搬到天堂裡來了,俺剛進來的時候,把水一打開,俺說,哎呀奇怪了,這水從哪來的水,這水這麼好呢,老家為啥沒有呢。那一天我最高興,俺們大山裡面你沒有去過,明天俺把你帶去看一看,嚇人呢。』

  西海固是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因為窮,交通不方便,孩子們沒有上過學,這讓張彩霞特別遺憾。

  五年前,張彩霞和西海固的鄉親們,易地搬遷到永寧縣。她開了一間小店,她說:『俺一天比老公掙得還多呢,一個月,再不行也有4000塊錢的收入。』張彩霞的丈夫在搬遷地也找到了工作,每個月掙3000元,他說:『這可是月工資啊,我非常滿意。』

  五年來,原隆村安置移民1萬多人,貧困戶全部脫貧。

  張彩霞說:『俺就感覺俺在這地方,俺很幸福,很快樂。有個好兒媳婦,後半生、晚年,過得快樂幸福,俺就知足了,這是俺的夢想,你說俺這夢想對了吧!』

  五年間,在各級財政支持下,有1000多萬人通過易地搬遷改善了生活條件。2016年到2020年,易地搬遷可再解決1000萬人脫貧。

  謝嘉成是井岡山龍市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他說,今年最難忘的事,是在德國漢堡,他和歌唱家劉嬡嬡一起唱歌,唱給全世界聽。

  中國扶貧宣傳形象大使,歌唱家劉媛媛說:『這也是中國的小孩子第一次站在世界的舞臺上講述脫貧故事。演唱完之後,大家氣氛特別高漲,很多觀眾都久久不願離去。』

  謝嘉成的奶奶患了乳腺癌,他說:『我奶奶醫藥費要很多錢,然後我爸爸媽媽就去打工,掙回那些醫藥錢。』

  國家社保政策兜底扶貧,改變了謝嘉成一家的命運。謝嘉成的爺爺謝玉濤說:『我老婆得了乳腺癌,還有腎結石,一共花了30多萬,政府新農合幫我報了20多萬。為了幫助我們這個家,政府還把嘉成的爸爸媽媽叫回來,在家門口找到了賺錢的事做。』

  謝嘉成說:『他們會給我買好吃的,去廣場帶我玩,我不希望爸爸媽媽再去外地打工,能一直陪著我。』

  謝嘉成家終於有了自己的房子,爺爺謝玉濤開心地告訴記者:『圍牆都是政府幫我搞好的,房子也是政府幫我出了一部分錢。今年終於可以進來過春節。我在外面過了十來個年,都是人家的房子,現在我終於可以回到家,自己的新房子住了。』

  謝嘉成說:『我的夢想是能成為一名歌唱家,帶著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一起去唱歌。』

  到2020年,2000多萬失能的貧困人口,實現社保政策兜底脫貧。中國是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

  從湖南花垣的十八洞村,到寧夏永寧的原隆村,再到江西的井岡山。這三個故事,只是五年來千萬個通過精准扶貧改變命運家庭的縮影。通過他們,我們能看到,產業扶貧、生態扶貧、教育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社會保障扶貧等,都是精准脫貧的主要方式。變以往的『大水漫灌』為對癥下藥的『精准滴灌』,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眾人拾柴匯聚起的這股澎湃的『巨能量』,不僅激勵著人們擺脫貧困,還鼓舞著人們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