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名畫中隱藏著千古之謎 曹操還是孟浩然?
2017-09-27 11:23:29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曹操

  孟浩然

  五代李成《讀碑窠石圖》

  《讀碑窠石圖》局部放大圖

  史上懸案

  一千多年前的一幅中國名畫,名曰《讀碑窠石圖》,系五代時期的畫壇大師李成所繪,其知名度雖然不如《清明上河圖》,然而確實也是中國古代繪畫界的精品和上品。既有雄奇瑰麗的山水,又有古朴渾厚的石碑,以及神態悠遠的人物,充分體現了當時美術水平的最高峰。然而,這幅畫也留下一個懸案,圖中有一位騎著驢子,悠閑靜觀石碑的老人,這位老人是誰?至今無定論。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黎平

  千古名畫中人物身份起了爭議

  李成是五代成就最高的畫家之一,長安人,唐代皇室之後,因為戰亂流離,遷居在山東營丘,因此又稱『李營丘』。李成善於畫山水,一支筆能取千萬景象於咫尺之間,山林石峰,雲霧溝壑,都顯得蒼勁而神秘,古朴而深邃。《讀碑窠石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當然,現存下來的,也有專家說是摹本。還要說明一點,此畫不是李成一個人完成的,是有搭檔的,搭檔名叫王曉,李成畫樹木石碑,王曉畫人物。

  《讀碑窠石圖》如今保存在日本大阪的美術館,所以我們目前只能看到影像資料或者印刷品資料。從這些資料來看,李成的《讀碑窠石圖》確實『氣象蕭疏,煙林清曠』;在空曠寒冷的平野中,突兀著幾株高大的古樹,古樹葉子全然落光,一片蕭條;天色似乎也很陰沈,氣氛有點淒幽;而與古樹蒼老風格相搭配的,是一塊巨大的石碑平地拔起,巍峨聳立,石碑下墊著一只巨大的石龜,也顯得蒼涼孤立。

  而在枯樹古碑之外,天空空無一物,不見雲朵不見飛鳥,也不見地平線,彌漫著一片亙古的荒涼感。在這一片淒蒼孤傲的氣氛當中,畫面上出現兩個人物。一位是書童或侍者模樣的人,立石碑前方左側,手中執一杖,梳的是童子發型,年紀估計不大。侍者面向右側的一人一驢,騎著驢子的是一位老者,白衣黑邊,長髯飄飄,頗顯老態。他抬頭看聳立在前方的石碑,陷入沈思,要麼是在辨識石碑上的文字,要麼是在對著石碑想起了什麼,正在神游並感慨。

  石碑上刻著什麼?畫面上沒有顯示,只有碑側有一個題款,曰:『王曉人物,李成樹石』。其實,從可見度而言,這是一塊無字碑,但是從人物的凝視來看,從畫面的效果來看,這是一塊有文字的石碑,這就是畫家的高明之處,沒有字也能畫出有字的效果。

  正因為石碑上的文字沒有明確顯示,那麼,賞碑人的身份就成謎了,到底是誰?是畫家虛構的一個路人?後人說不是,這個人是有身份的,他的大名叫曹操!但是又有人提供了另外一個答案,賞碑人不是曹丞相,而是唐朝那位寫『春眠不覺曉』的孟浩然。

  於是,人物身份成懸案了。好,我們先設定畫中人是曹操吧。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