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各省醫保基本藥品目錄、報銷比例也因此有所不同,一旦要搞『全國漫游』,一些地區外出就醫人數勢必眾多,醫療支出大幅增加將導致相關地區支付壓力陡增,醫保基金結算周期拉長,也會對許多患者集中的熱點醫院造成經營壓力。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昨天召開新聞發布會,人社部醫療保險司副司長顏清輝介紹,目前全國聯網和跨省異地就醫結算工作進展順利,全國88%的三級定點醫院已聯接入網,需要跨省異地就醫並在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備案的參保人員達到162萬人,平均為每人次患者減少墊付1.36萬元。顏清輝同時表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並不意味著醫保實現了全國漫游。(相關報道見A3版)
在全國推進醫保信息聯網,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是人社部今年計劃完成的一項重要便民改革舉措。此前社會輿論一直存在誤解,認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就是醫保全國漫游。其實,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是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目的是減輕患者墊付資金的壓力,同時最大限度方便患者,減少群眾的奔波之苦。但是,這裡的『群眾』是有特定含義的,目前主要包括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以及異地轉診人員。這些符合異地就醫條件的人,可以對跨省就醫住院費用進行直接結算。當然,根據有關部門服務能力的擴大,社會實際需求的變化,這一受益群體的范圍將不斷擴大。
所謂醫保全國漫游,並不是一個嚴謹的正式說法,社會輿論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基本是根據字面表述望文生義,存在一定的誤解。通常認為『醫保全國漫游』,就應該是全體各類參保人員在全國各級醫院『自由流動』,到哪裡看病、結算都不受約束。這種理解,顯然與目前的改革部署存在不小的距離。
同時,輿論還普遍對改革方向存在誤解,認為『醫保全國漫游』目前之所以無法成行,是受限於現有醫療及聯網技術條件,經過努力之後,還是要實現『一張醫保卡刷遍全國』。事實上,醫保全國漫游從來不是醫改的目標,也不是有關部門未來追求的目標。我國醫保人口基數大,即使『全國漫游』的需求只佔一小部分,其絕對數量也非常驚人。目前我國醫療資源不均衡,優質醫療資源往往集中在大城市、中心城市,不顧現實的醫保全國漫游,必定導致大醫院人滿為患,會進一步加劇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更會影響到真正疑難雜癥患者的就醫,使他們難以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一卡刷遍全國式的醫保全國漫游,是對醫改理想化的解讀,一旦實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無序就醫,最終只能令改革無以為繼。
理想化的醫保全國漫游,還會讓部分地區產生醫保基金支付不足問題,進而可能給整個醫療體系帶來風險。我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各省醫保基本藥品目錄、報銷比例也因此有所不同,一旦要搞『全國漫游』,一些地區外出就醫人數勢必眾多,醫療支出大幅增加將導致相關地區支付壓力陡增,醫保基金結算周期拉長,也會對許多患者集中的熱點醫院造成經營壓力。這些壓力最終會給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帶來巨大風險。
醫保全國漫游不僅不是醫療改革的目標,而且還與目前正在推進的另一重要醫改舉措——分級診療制度相抵觸。目前推進的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就是鼓勵群眾就近就醫、有序就醫,而不是鼓勵『全國漫游』。在這一制度下,危急癥或疑難雜癥患者可以按規定轉診,同時與異地就醫結算系統進行銜接。
醫保全國漫游的理想並不符合實際,因而不會成為醫改的目標,逐步完善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制度,纔是正在整體推進的醫改體系中必不可少的有機組成部分。社會輿論和有關部門不應對各項醫改舉措抱有超越現實的過高預期,而應該著眼於群眾最迫切的現實需求,抓住關鍵問題,紮紮實實落實全民醫保的基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