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經濟總量28年蟬聯全國第一。珠江母親河,南海大庭院,海上絲綢之路明珠,改革開放敢為天下先。外貿起家,制造強省,新興產業架梁立柱,民營經濟半壁江山。廣東永葆改革開放先行銳氣,做中國夢探路先鋒。迎接十九大特別節目《還看今朝》,今天帶您到廣東看一看。

數說廣東
雲山珠水,千年商都。3000裡珠江南下入海,孕育了珠三角富庶繁華之地。從白天鵝賓館到珠江新城,穿越時空,奔流不息的珠江水見證了歷史變遷。
天河商務區位居全國前列的CBD
小蠻腰、花城廣場,廣州天際線變化最快的時代。高樓林立,繁花似錦,顏值的背後是發展理念的變化。2016年,以珠江新城為核心的天河商務區,完成生產總值2700億元。這裡以全市千分之二的土地,實現了超過八分之一的GDP,建成區每平方公裡GDP達到了225億元。

15棟寫字樓年均稅收超10億
作為廣州的金融中心和總部基地,天河商務區吸引了140家世界500強企業設立的184家項目機構、超過100家總部企業,以及全廣州七成的金融機構和九成的外資銀行。在這裡有十五棟寫字樓年稅收超過10億元。

科技研發、金融服務、總部經濟成為這些摩天大樓的新標簽。以這些樓群為核心的天河區,已躋身全國三大高科技集聚區,也是廣東發展動能轉換的主引擎之一。
創新廣東
這些年,廣東在打造創新環境上面,做了很多事。僅去年,廣東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到2.56%。什麼概念?國際上普遍認可的創新型國家,研發投入比超過2%,廣東顯然已經超過了國際標准。此外,廣東企業大膽創新的背後,一方面是政策給力。另一方面,創新氛圍濃厚、環境寬松,容忍失敗。
商事制度改革
在廣東開辦一家企業,平均只需20天的時間,在深圳還會更快,只需要19天,比全球的平均時間快了兩天。為了讓企業在廣東如魚得水地發展,廣東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好政策,替企業減少了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五年來,廣東省累計為950多萬家企業減負超過一萬億元。

研發投入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而科技創新的關鍵在於人。截至2016年,廣東全省的研發人員數量已經超過了70萬人,在他們的帶動下,全年專利授權總量、全年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累計有效發明專利量,三項指標都在全國排第一。

轉型昇級
企業要更新設備,政府有獎勵,企業要貸款,政府還貼息。過去五年來,廣東省政府花樣地扶持企業創新、轉型昇級,累計投入了超過9000億元。2017年,廣東的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創造了超過1萬億的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8成以上。

經濟總量
為了更好地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2016年全省研發(R&D)投入經費支出突破2000億元,居全國首位。廣東省共有高新技術企業近2萬(19857)家,佔各類創新型企業比重的三成以上,總量在全國排第一。廣東在創新上,下好先手棋,掌握發展主動權。經濟總量已經超越『亞洲四小龍』中的三個,28年蟬聯全國第一。

民生廣東
一個城市真正的活力,不僅來自於漂亮的大樓,更多是來自於為這座城市付出的人們。城市的發展、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就是對市民最好的回報,正是因為明白這一點,這五年來,廣東不遺餘力出臺各種各樣普惠的福利。
環境:出門見綠開窗有花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在你身邊不出五百米就能找到一個公園。不僅如此,過去五年來,廣東經過森林進城、公園下鄉,現在已經有近4千個公園遍布全省大大小小的城市和鄉村,是全國公園數量最多的省份。數據統計顯示,廣東的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相當於半個羽毛球場的大小。每個生活在廣東的人都能夠輕松地享受到陽光和綠地。

住房:公平包容把心安下
每年都有幾千萬外來務工人員到廣東來,廖壯鑫夫婦就是其中的一對,一年前他們剛剛搬進了新家,在這裡找到了歸屬感。這套廣州的公租房,面積是50平方米,月租金是350塊錢,相當於每平方米的月租金只需要7塊錢,這個租價比同類型周邊的其他小區租金便宜了兩千多塊錢,相當於一年就能便宜近3萬塊錢,這就相當於他們一家四口半年的生活費。

為了讓更多外來人口享受到優惠,今年廣州一次性推出了1萬7千套公租房,重點面向環衛、交通包括協警在內的一線基層人員傾斜,沒有戶籍限制,也沒有社保要求。
自2013年來,全省共計完成保障房建設245億元,落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用地215公頃。2017年,累積分配政府公租房近25萬套。

2017年廣州還率先在全國推出了『租售同權』的政策,相關規定正在擬定當中,相信政策全面實施以後,受惠面會更廣。
教育:機會均等培育人纔
幼兒園就在家門口,從家裡到幼兒園只要兩三分鍾的路程,爸爸媽媽也不用操心小朋友上學路上的安全問題了,為了讓更多小朋友都能就近讀上幼兒園,廣東還出臺了一項政策,每一個新建的4500人以上的小區,都必須配套建設至少一所幼兒園。那麼,不僅是幼兒園,廣東從義務教育開始,向高等教育延伸,整個教育體系的發展已經走在全國的前列。

廣東的民辦學校數量超過一萬所,相當於全省所有學校數量的一半,這個規模在全國排第一。
為了公平地讓更多學生接受到教育,廣東在2016年就已經全面放開了異地高考,在不到兩年時間裡面,就有近三萬異地考生在廣東參加高考。數量增加了,教育的質量也要穩步提昇,2016年,廣東在教育經費方面的投入超過了三千億,也就是相當於每年在每個學生身上投入近4000元,這個數據比五年前增加超過五成。

醫療:便利醫療和諧廣東
現在廣東已經全面實現省內異地就醫的醫保實時結算,過去需要至少15個工作日纔能辦理下來的醫保報銷,現在只要15分鍾,不僅如此,廣東還已經和13個省進行了聯網,實現了跨省的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從此以後,外地人到廣東看病,就再也不用為了異地醫保結算而犯難了。

廣東,盛開於中國南方的木棉花,熱烈、鮮明,為春天吶喊,為活力代言。改革開放邁出第一步,轉型昇級走在最前列,廣東的字典裡沒有保守這個字眼,廣東的腳下沒有徘徊這個動作。它有獨特的方言味道,更有獨樹一幟的實乾氣魄,世界通過這扇窗,看到中國的卓越。它有最豐富的食譜,也有最包容的胸襟,暖風之下蒼生宜居,大潮之來,萬眾蓬勃。廣東在全新理念的航道上乘風破浪,駛向中國人夢寐以求的遠方。
《還看今朝》明日看江西
這五年,八百裡井岡在全國率先實現脫貧摘帽,小山村發生翻天巨變。這五年,貧困縣有了自己的國際范兒,全球買木材,全球賣家具。這五年,千年窯火雖不再,卻被創新點燃激情,這裡的窯溫有增無減。閃耀中部崛起新亮點,飛舞長江經濟新活力。喜迎十九大特別節目《還看今朝》,明天帶您看江西。
回首五年,還看今朝。從9月16日開始,每天上午十點,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推出迎接十九大特別節目《還看今朝》。以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主線,生動展現各地五年變化成就和百姓的精氣神。每期一個半小時,31期帶你走遍祖國,傾聽五年裡砥礪奮進的中國故事。

你也可以為家鄉代言
節目播出的日子裡,央視新聞還將陸續在150多個地方為你帶來此時此刻的直播報道。央視新聞微博、央視新聞客戶端和央視新聞移動網還聯合全國廣電地方新媒體,推出《還看今朝》創意海報征集、話題互動《熱愛家鄉的N個理由》等,你也可以發文字、錄視頻聊聊你的小日子,誇誇家鄉人的好氣質,曬曬五年的獲得感。我們等你給家鄉點贊,為家鄉代言。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你是哪裡人?家鄉人怎麼樣,最大特點是什麼,獨有氣質是什麼?用一句話或一個詞來描述下家鄉人和全國其他地方人的不同氣質和性格特征。你也可以拍一段視頻和我們分享你的freestyle。你的文字和視頻將有機會出現在央視特別節目《還看今朝》裡。可以給我們留言,也可以將圖文視頻發送到haikanjinzhaoxmt@126.com。

趕緊發過來吧~~
監制/楊繼紅主編/王興棟
記者/魏星公海泉陳旭婷劉超辛亮儀涂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