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雁北耍孩兒,耍的是文化底蘊唱的是歷史傳承
2017-09-23 20:21:00 來源:中國網  作者:李汀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國網9月22日訊 (記者 李汀)『你是我的哼哈兒哼,我是你的??兒?』,這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雁北耍孩兒』中的一段臺詞,劇名為『豬八戒背媳婦』。『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網絡傳播活動走進大同,帶我們領略民間瑰寶『雁北耍孩兒』。

  耍孩兒又稱咳咳腔,產生於大同、懷仁、應縣一帶。其淵源一說來自金元時期『般涉調』中的『耍孩兒』一曲,一說是由民間俗曲發展而成。因演唱時用『後嗓』發音,也有人認為在流傳過程中曾受佛教音樂的影響,是山西大同地區觀眾所喜愛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

  耍孩兒是以曲牌名命名的一個戲曲聲腔劇種,深受觀眾喜愛。作為祖國戲曲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耍孩兒獨特的演唱發音方法、歡快火爆的打擊音樂、取材廣泛的豐富劇目、別具一格的劇種風格使得這個古老劇種日漸為專家學者所矚目,保護這一古老劇種對於中國戲曲起源、發展、流布、生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於資金、人員等方面的問題,更由於與現代生活方式的衝突,雁北耍孩兒在目前出現了生存危機,必須盡快加以搶救和保護。

  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耍孩兒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為了更好的傳承、保護和發展耍孩兒藝術,2013年大同市耍孩兒劇種傳習中心和大同市文化藝術學校再次聯合招收耍孩兒學員18名,為耍孩兒劇種今後的傳承和發展奠定了基礎。(攝影李汀)

責任編輯:呂小忱

【專欄】十九大時光

【專欄】喜迎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