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
『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我們提出來就是,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寧可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因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早在200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安吉餘村時就提出過:
『一定不要說再想著走老路,還是迷戀著過去的那種發展模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這句話,如今,讓中國『體質』、『顏值』都有了大變化。
綠色發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建設美麗中國的行動不斷昇級提速。

一個天藍、地綠、水清的大美中國,正在重回身邊、重現眼前。
初夏,成群的海鷗、斑頭雁、赤麻鴨,來到瑪旁雍錯。

不遠處,就是岡仁波齊,傳說中的須彌山,世界的中心。
雅魯藏布江、印度河、薩特累季河與恆河,都從這裡出發。
全世界來這裡的朝聖者這兩年越來越多,這裡的水比其它流向的河流都更加清澈聖潔。
滋養生命的輪回之水,並不會因沐浴洗禮而變得渾濁。

瑪旁雍錯是中國目前實測透明度最大的湖。
保持好水質的秘密,就在這些守護者的身上。
旺傑和巴姆,每個周末都要來湖邊觀察記錄鳥類的狀況。

每周監測到的鳥類數據,巴姆都會第一時間到林業局的保護站備案。
這些數據最終都會匯總到日益完善的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
多年罕見的黑頸鶴來這裡築巢了。
這種西藏的吉祥鳥,是高原生態的標志性物種,只有生態足夠好,它們纔能存活。

今年,又有100多只黑頸鶴在這裡安了家。
自然休養、生態補償,更加尊重自然規律的保護方法,守護著這片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濕地和國際水源地。
中國的濕地自然保護區已經從五年前的553個增加到602個,全國性的濕地保護體系初見規模。
生命永續的奇跡正在這裡不斷發生。
普蘭林業局的丹加,正在219國道上守護藏羚羊。
夏季來臨,羊群要遷徙到水草豐美的地方生下小羊羔,這裡是它們的必經之路。

確保每一只藏羚羊順利穿越國道,這項工作已經堅持了五年。
藏羚羊曾一度遭到捕獵,最嚴重的時候數量從100萬只下降到7萬只,現在這裡已經恢復到20多萬只。

巴音布魯克草原上,曾一度面臨退化危機的草場正在變綠。這裡出現了一個天鵝湖。繁殖季節,又有100多只小天鵝在這裡出生。
青藏高原腹地,7200多名牧民組成的專職管護員守護的三江源,雪豹、猞猁這些高原精靈又回來了。

長白山琿春的森林裡,遠紅外相機捕捉到一只成年東北豹帶著幼豹活動的影像,這種極度瀕危的大型貓科動物,在全球都已經極為罕見。
西沙群島最北邊的一座暗礁,面積50多平方公裡。
中國的目標,是要讓海底這片『熱帶雨林』重新變得搖曳多姿。

作為海洋大國,保護、建設300萬平方公裡的藍色國土,中國的海洋強國戰略已經啟動。
最近五年中國修復海洋生態總投入超過1100億元。
渤海,陸海統籌、河海兼顧,這裡重新建起了海洋生態鏈。
黃海,劃定生態紅線區,2020年紅線區內排放將100%達標。
東海,伏季休漁,五年前『東海無魚』的困境已經不在。
全國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五年來從62.8%回昇到73.4%。

中國沙化土地年均縮減1980平方公裡,提前實現了聯合國2030年沙化土地零增長的奮斗目標。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盛贊中國是全球沙漠治理的典范。
黃土高原,溝壑縱橫。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讓曾經生態最脆弱、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變綠了,陝西的綠色版圖向北推進了400公裡。
被修復的,還有這些礦山。吉林通化二道江區回填的土地上,現在種上了900多畝人參。這些土地僅僅在五年前還因為沈降連玉米都長不出來。這只是中國五年來投入600億元修復的80萬公頃礦山中的一個。
曾經資源枯竭,現在生機盎然。
那麼
在邁進生態文明新時代的過程中
輝煌中國這五年又獲得了哪些
卓越成就呢?
一起來看看
↓↓↓
沙化土地年均縮減1980平方公裡
世界貢獻第一
中國人工林面積10.4億畝
世界第一
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5.7億千瓦
世界第一
劣五類水從10.9%下降到8.6%
萬元GDP能耗從2012年0.83噸標准煤
下降到2016年0.68噸標准煤
-
左右滑動查看輝煌中國的卓越成就

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每天20:00點請持續鎖定CCTV-1!9月19日-9月24日,每日一集,CCTV-1 20:00首播,次日CCTV-2 12:30 21:15 CCTV-4 18:10 CCTV-13 13:00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