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安公布打擊整治黑客攻擊和盜取個人信息等典型案例
一分錢購物券、10元能充800Q幣
小心這些黑客下的套
本報記者陳蕾柏建斌見習記者黃偉芬通訊員陳誼
『永恆之藍』,『勒索病毒』,你還記得吧?
今年5月的那場網絡災難,電腦病毒席卷全球,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受到了影響,大量電腦成為『僵屍』,各種系統陷入癱瘓。
另外,來自浙江通管局截至7月的統計,全省受木馬或僵屍程序控制的主機有16萬臺、被篡改的網站有362個、被植入後門的網站有173個,實施拒絕服務攻擊的情況仍然突出。
紹興諸暨警方發現,一個DNS服務器遭受大流量DDOS攻擊,致使上百萬個通過該DNS服務器解析的域名無法正常訪問。
溫州甌海警方發現,僅僅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就查獲各類公民個人信息30億條,數據存量達到800多個G。
這些信息或是被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技術所竊取,或是被一些單位內部人員泄露所致。今年以來,浙江警方查獲的泄露信息『內鬼』有62名。
被不法分子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種類涉及身份、通信、車輛、位置、財產、健康等各個領域,尤其是兒童醫療信息、在校學生信息,數量之大,觸目驚心。
這只是不設防的人們、不設防的網絡,暴露出來的冰山一角。
網警,浙江公安隊伍中這個一直神秘又低調的部門,昨天破天荒地發布了他們近來的一系列打擊犯罪成果:
浙江網警在2017年打擊整治黑客攻擊破壞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中,目前已偵破黑客類刑事案件28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84名;破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類刑事案件76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104名;清理網上涉黑客類、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類違法信息7000餘條,關停違法網站欄目67個,處罰網站、網絡服務提供商24個。
昨天同時通報了八大典型案件,這些案件都已經在浙江省內發生多起同類案件,受害面廣並且造成巨大損失。
錢江晚報選擇其中三個案例請警方進行了解讀。
購物券僅一分錢,差點損失7個億
生鮮食品是網絡購物的熱點之一,也是電商們致力於吸引客流的重要噱頭。
比起5元、10元的小紅包,或者滿300減60之類需要拼單的紅包,一分錢的購物券能買到338至558元的商品,廣撒這種購物券的生鮮電商實在是太壕了!
萬萬沒想到,這竟然是黑客做的手腳。
2016年8月26日,浙江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報案稱,公司經營生鮮食品的一款APP,出現數十條可疑交易記錄,發現的時候,『一分錢購物券』已經造成了人民幣429455.19元的損失。
海鹽警方立案偵查,先後在江蘇、上海、河南等地抓獲了方某奇等12名犯罪嫌疑人,最終發現涉案人員上千名。
這些人買了黑客軟件,利用APP的支付認證漏洞,能修改價格,把幾百元的購物券改成一分錢,然後大量轉賣、套現。
案子越挖越深。海鹽公安進一步調查發現,這伙人利用相同手法,盜竊了杭州以及外地545個類似網絡購物平臺,盜取資金超7億元,受害商家遍及江浙滬、北京、安徽、廣東等29個省市。
截至目前,已經抓獲犯罪嫌疑人118名(主要都是『80後』、『90後』和在校學生),追回現金103餘萬元。
【網警點評】黑客軟件在網上大肆傳播,年輕人想想『法不責眾』,懷著僥幸心理,鼠標點點、鍵盤敲敲就能獲得數額巨大的金錢,殊不知這是犯罪。而交易網站存在漏洞,電商們要想安安心心做生意,還是先把籬笆紮緊、漏洞補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