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港澳臺
搜 索
臺灣93所學校有130個『1人班級』 多所小學零新生
2017-09-22 10:46:0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沒有同班同學的小學新生(臺灣寫真)

  蔣雪林 邢利宇

  當上課鈴響起,臺灣花蓮縣壽豐鄉溪口小學一年級新生劉子叡跑回教室,沒有喧鬧,也沒有爭先恐後,教室裡只有他和班主任盧慧玲兩個人。

  這樣的情形每天都在重復著,因為溪口小學今年一年級只有劉子叡一個新生。

  從花蓮縣花蓮市出發,沿著9號公路往臺東方向,車行約35分鍾,就到了溪口小學。學校佔地約4個200米田徑運動場大小,目前有六個年級六個班,共30名學生。

  走進溪口小學,校園空曠、安靜。劉子叡所在的班級位於校門右側教學樓一樓第一間教室。教室後方有20多個裝書包的櫃子,只有一個貼著名字,那是劉子叡的書包櫃。

  開學10多天來,每天上午四節課,劉子叡一個人坐在黑板前聽盧慧玲上課。對身兼語文和數學老師的盧慧玲來說,這樣的情況也是她教學生涯中第一次遇到。

  溪口小學校長吳昌葦說,學區范圍內有1000多名村民,這所小學高峰時期一個班有50多名學生。今年一年級只招到一個新生,這與臺灣社會少子化的趨勢以及2010年是中國傳統的虎年(臺灣民間許多民眾相信,生肖屬虎,傳說容易帶煞)有一定關系。

  盧慧玲說,開學3周來,『到哪他都牽著我的手,連上廁所他都會在外面等我,學校同事都說子叡就像是我的孩子。』

  每天下午,劉子叡和二年級的學長學姐一起上音樂等課程。吳昌葦說,為了確保劉子叡形成完整人格,學習與人相處,學校采取了『混齡教學』的辦法,讓他和二年級的學生一起上音樂、體育等科目。在應對『少子化』的過程中,溪口小學對體育、藝文、音樂等七個科目采取『混齡教學』,年齡相近的兩個年級為一班。

  一開始,劉梓叡的母親梁芸甄也擔心孩子沒有同學陪伴會孤獨,但從開學後的情況觀察,孩子學習效果很好。老師是一對一教學,學習的問題在上課時已基本解決,回到家,梁芸甄省去了輔導兒子的工夫,加上『混齡教學』,並不需要擔心孩子會有性格缺陷。略有遺憾的,是『將來孩子沒有小學同班同學聚會』。

  像劉子叡這樣沒有同班同學的情形,在花蓮並非個例,花蓮縣教育主管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該縣新學期有8所小學只招收到一名新生。據臺灣媒體報道,2017年秋季學期,全臺灣地區有93所學校、130個『1人班級』,多所小學出現『零新生』。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