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搜 索
10歲小女孩上大學引熱議 人生慎按『加速鍵』
2017-09-21 10:09:52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人生慎按『加速鍵』(辣評) 

  4歲起在私塾讀書,9歲首次參加高考落榜,10歲考入大學,按照父親的規劃,爭取20歲博士畢業。日前,一則10歲小女孩上大學的新聞在社會上引發熱議。

  乍一聽,這簡直就是按下加速鍵的『開掛』人生。但新聞背後,一些問題值得深思。沒有接受義務教育,這本身有違義務教育法,何況,孩子還要面臨童年缺失、同年齡人陪伴缺位、獨立生活能力缺乏等現實問題,即便上了大學,也難免讓人為小女孩的未來捏把汗。

  固然,每個人情況不同,成長的軌跡不盡相同,教育當因材施教。但教育也是一門科學,要講求規律。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是在強調教育不只是知識學習的過程,更是完整人格培養和完善的過程。而這一點,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孩子自身、家長、朋輩的共同參與,需要歲月的沈淀和時光的打磨。之所以用九年的時間讓孩子接受義務教育,就是因為教育要循序漸進,急不得、搶不得,要靜待花開,要『喚醒』、而非『催熟』。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案例告訴我們,教育的成功與否,要用孩子全面發展、身心健康等多角度來打量,決不能僅用時間上的『早』和『快』作為衡量標准。然而,放眼周圍,這種『早快好省』的教育理念卻並非個例,『早學總比晚學好』『不能輸在起跑線』等觀點在家長中屢見不鮮,帶來的結果是孩子們在無盡的輔導班中穿梭,幼兒園掌握小學課程,小學拿下初中課程……一步緊趕著一步,本該自由無慮、多姿多彩的童年全然被各種補習和培訓所取代。焦慮的家長猛踩孩子人生的油門,一邊心疼孩子的辛苦,一邊卻無奈地被裹挾前行。

  過度的焦慮與攀比帶來的一定是傷害,對於孩子個體的傷害,對於家庭氛圍的傷害,對於整個社會營造健康成纔理念的傷害。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在什麼階段就要做什麼事。人生路那麼長,腳踏實地走好人生每一步更重要。期待更多的家長能讓孩子慢下來,在屬於孩子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出長度,走出寬度,走出多彩的旅程。(位聰聰)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