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如果仍是粗放發展,即使實現了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的目標,那污染又會是一種什麼情況?屆時資源環境恐怕完全承載不了。』2013年4月25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說,『經濟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強烈的不滿情緒上來了,那是什麼形勢?』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真的無法兼得?
其實,習近平早就給出了回答。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到安吉天荒坪鎮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9天後,習近平在《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一文中指出:『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麼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
目光如炬,直指關鍵。
8年後,習近平出訪哈薩克斯坦時再次重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6年5月,他在考察黑龍江時又指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這是以史為鑒、立足現實、面向未來的科學論斷。這一論斷,是對生產力理論的重大發展,為正確處理生態環境與生產力之間的關系指明了道路。
5年來,習近平一再叮囑,要『因地制宜選擇好發展產業,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昇,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
『要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思路,摸索接續產業發展路子』。
『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原則』。
......
習近平鼓勵大家:『只要勤勞肯乾,守著綠水青山一定能收獲金山銀山。』
事實也是如此。2014年,浙江舟山定海區新建社區旅游接待人數突破20萬人次,經濟總收入35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22000元。2015年5月,習近平來到這裡,村民介紹,他們利用自然優勢發展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收入普遍比過去明顯增加、日子越過越好。習近平表示,這裡是一個天然大氧吧,是『美麗經濟』,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理。他強調:『這就是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我們就要奔著這個做。』
環境如水,發展似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脫離環境保護搞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美好的環境與富裕的生活,完全可以共生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