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媒體報道,隨著內地各大城市正流行移動支付、共享概念,『無現金』生活成為內地港生的生活常態。
『現在基本很少帶現金出街。』港生劉綺文說,今年已自己是在廣州暨南大學求學的第四年,不知不覺成為移動支付的鐵杆粉絲。早晨離開宿捨後,她就騎著共享單車前往教室上課,開始新一天的『無現金』生活。她說,內地共享單車多數要求內地身份證注冊,但作為港生可以使用學生卡,也非常方便。
上月剛從英國交流回來的她表示,手機支付除了可以支付日常生活中的賬單,不用掏小零錢外,海外購物退稅還能直接返還到賬戶,十分便利。她笑著說,『在內地,一部手機可以走天涯。』
『無現金』生活雖然可以輕裝出門,但也讓人『又愛又恨』。『現在打開手機就可以支付,不知不覺錢花得特別快。』劉綺文表示,以前每個月零花錢都有剩餘,現在習慣手機支付後,每個月都花精光,她感觸地說,無現金』生活雖然便捷,但也代表一種快餐文化,學生還是需要量入為出。
同樣在暨南大學就讀金融系的香港新生林家傑認為,『內地城市支付寶、微信等移動支付很方便。移動支付在香港主要局限在便利店使用,但廣州連街上小攤位都可以掃一掃給錢,很驚喜。』他覺得在廣州生活體驗很新鮮,畢業以後也打算留在內地發展。『到這邊生活發現,內地到處是新事物,很有活力。』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