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合法『身份』帶來不少風險
相對國內普通保姆,菲傭的價格的確高出許多。如此高薪聘請,僱主又能得到什麼樣的服務呢?
『態度好、勤快、會英語。』這是北京一位僱主對菲傭克瑞莎(音譯)的評價。克瑞莎工作賣力,將屋裡屋外打掃得乾乾淨淨,僱主很滿意。但由於其入境時的旅游簽證已過期,也沒有及時辦理新的簽證,克瑞莎不想承擔被遣返的後果,只能繼續在僱主家裡乾活,整整3年沒有回家。
『黑』在中國,成為『隱形人』,幾乎是外籍保姆的常態。由於公安機關時常會清理『三非』外國人(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而她們往往是公安機關的重點排查對象之一,所以如何『安全』地生存便成為外籍保姆的重要問題。克瑞莎的僱主清楚地記得,在北京清理『三非』最嚴格的時候,出門買菜購物等都由自己負責。
另外,對於相當一部分僱主而言,外籍保姆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優秀,她們的劣勢很明顯:大多數人中國菜做得不好,與老人溝通不暢,最關鍵的則是沒『身份』,有『跑路』甚至盜竊犯罪風險。
茱莉亞(音譯)是一名菲律賓女性,2014年3月持旅游簽證入境中國,簽證過期後她並未申請延期,而是做保姆在中國內地非法居留。2016年1月,李女士通過中介公司僱用了茱莉亞為保姆。但試工一天後,李女士對其不滿意,打算停止僱用。茱莉亞心懷不滿,遂竊取李女士錢包,盜竊現金1600餘元,移動充值卡、購物卡若乾。第二天,李女士發現錢包丟失後報警,茱莉亞被抓獲歸案。最終,茱莉亞被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罰金人民幣1000元,驅逐出境。
『保姆跑了。』溫州的胡女士一想起家裡跑路的印傭就糟心不已。2014年7月,這位保姆來到家中,剛開始表現不錯,胡女士覺得自己找對了。沒想到兩個月後,保姆開始嫌棄胡女士家的別墅面積太大,每天有乾不完的活。一天,保姆跑路。
隨後,她聯系深圳中介,要求退回傭金和3個月工資,但中介並不買賬,只是以再介紹為由拒絕退傭金和剩餘工資。心有不甘的胡女士算了一筆賬:支付傭金1.5萬元,提前支付保姆6個月工資2.1萬元,支付保姆機票、吃用共花費4萬元。近8萬元的付出,只換來了3個月不盡心不稱職的服務。
外籍保姆亂象隨著市場的擴大而日益嚴重,但出逃、盜竊等現象所暴露的,不過是這個地下市場的冰山一角。灰色之地多有枉法之舉,不少外籍保姆飽受『黑中介』欺壓,日子也並不好過。2015年北京豐臺發生的一起菲傭出逃案件,就牽出了一條外籍保姆市場的灰色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