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太原9月18日電(呂瑋 記者 王子瑞)9月18日,『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網絡傳播活動山西行在山西太原啟動,來自全國各地52家網絡媒體70餘名采編人員參訪當地多項非遺,並被民間藝人指尖上的功夫吸引。
山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擁有門類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是名副其實的『非遺大省』。據當日出席活動開幕式的山西省文化廳副廳長張健介紹,現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名錄項目157項,保護單位168個,位列全國第三;省級403項、保護單位723個;市級1534項,縣級4010項。現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06人,省級815人,市級1855人、縣級3502人。
山西非遺代表性項目有項目有民間文學、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制作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傳統美術等百餘項,集聚了一代又一代古代中國人的人文智慧。當日參訪現場,更多被贊嘆的是精致的傳統手工藝,包括堆錦、剪紙、面塑、磚雕等。
張健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重要的文化資源,正確認識非遺、有效地保護傳承發展非遺,對於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剪紙手藝。中國青年網王子瑞攝

76歲老人隨手剪出生肖系列。中國青年網王子瑞攝

面塑手藝。中國青年網王子瑞攝

面塑手藝。中國青年網王子瑞攝

堆錦,貼在布藝上的『浮雕』。中國青年網呂瑋攝

編藝。中國青年網王子瑞攝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