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漢中9月18日電(吳超)『我們把雞苗以每斤6元賣給貧困戶,貧困戶養6個月後我們以9元/斤回收,每只利潤30元,戶均增收6900元。』9月18日,『精准扶貧看佛坪』采訪團走進佛坪縣長角壩鎮教場壩村德信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肖世春自信地給記者講述合作社帶動貧困戶增收的故事。
這還得從十年前說起。2007年,41歲的教場壩村村民肖世春借了幾萬塊錢,從西安買了2000只雞娃,開始了自己散養土雞之路。
養雞之初,由於缺乏經驗,肖世春也走了不少彎路。怎麼辦?他買書自學專業技術、外出取經學習經驗,認真鑽研林下養雞竅門。

經過5年的摸索,養雞場不斷發展壯大。2013年3月,肖世春牽頭成立長角壩鎮德信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吸納會員25戶,注冊資金180萬元,年養雞收入達60萬元。2016年被佛坪縣委縣政府確定為『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和『農村實用人纔創業示范合作社』,2017年被陝西省農業廳命名為『陝西省示范合作社』。
『合作社充分發揮扶貧互助、產業帶動、引導農戶學習養殖技術,輻射帶動周邊6個鎮辦11個村,累計帶動貧困戶115戶。』肖世春說。
據介紹,近年來該鎮依托生態優勢著力打造山茱萸、豬苓、天麻藥業種植,板栗、核桃等乾果培育,中峰、土雞、冷水魚等特色養殖,生態旅游等四大支柱產業,發揮合作社的帶動作用,實現全鎮貧困戶入園入社全覆蓋。
『長角壩鎮產業幫扶『2+1』項目啟動以來,一名縣包扶乾部、一名鎮乾部、一名產業大戶定點幫扶一名貧困戶,利用養雞專業合作社優勢,按照『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積極發揮合作社的帶動作用。目前,我們鎮貧困戶人均收入已經突破5000元,今年年底就能實現全部脫貧』,佛坪縣長角鎮黨委副書記李昌學自信滿滿。
近年來,佛坪縣積極推進產業扶貧,以『黨支部+互助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N+黨員乾部+貧困戶』為主要模式,成立44個村扶貧互助合作社,組建162支服務隊,帶動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同樣是養殖,佛坪縣袁家莊街辦森林物語合作養殖合作社則通過中峰養殖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該合作社以『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帶動貧困戶規模化、科學化、可持續化養蜂。
為解決貧困戶技術和銷售難題,該合作社實行『代管、代養、統一生產、統一培訓』的產業發展模式,為18戶貧困戶代養中峰180箱,並與貧困戶簽訂兩年代養協議。為進一步讓貧困戶掌握中蜂養殖技術,定期為貧困戶安排專業培訓,確保貧困戶增收。今年可實現貧困戶戶均2550元的收入。
在鑫之源魔芋專業合作社,一盒盒已經包裝好的魔芋已經走到了各大超市。這家合作社以魔芋種植和魔芋加工為一體,目前共種植魔芋5000畝,加工生產魔芋產品130噸,年收益200萬元。為發揮合作社的帶動作用,合作社以『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以資金入股和技術指導的形式,帶動90戶貧困戶種植魔芋400畝,並與貧困戶簽訂購銷合同,發展訂單農業。今年預計貧困戶戶均收入可達6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