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幾十萬網絡安全人纔缺口如何填補?聽聽這些業內專家怎麼說
2017-09-17 10:00:00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王閑樂 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未來發生在網絡空間的對抗,尤其需要那些能「開鎖」的頂尖人纔,別人解不開的「鎖」,你要能開。』

  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9月16日下午,2017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開幕式在上海舉行。

  參加開幕式的眾多來自網絡安全領域的專家學者紛紛表示,要在習近平總書記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指導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網絡發展道路,為把我國建成網絡強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網絡空間對抗無處不在

  當今世界,網絡已經成了陸海空天之外的第五個主權空間。今年5月,勒索病毒肆虐全球,中國也未能幸免。在互聯網時代,如何維護網絡空間的安全,成了擺在眼前的現實問題。

  『總書記說,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2016年首屆網絡安全優秀人纔獎得主、安恆信息董事長范淵對此十分認同,在他看來,網絡空間的對抗雖然沒有硝煙,卻無處不在。大到黑客攻擊數據庫,小至個人信息泄露,這些都屬於網絡空間中的對抗。

  在他看來,如今個人隱私大量泄露給網絡安全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不誇張地說,現在10個人中有9個人遭遇了個人信息泄露,這些個人信息給了不法分子可趁之機,甚至有團伙以此牟利。讓老百姓放心上網,讓政府政務能夠放心擁抱網絡,這是我們正在努力的方向。』

  在眾多專家學者看來,要想打贏發生在網絡空間中的對抗,最重要的要素是人纔。『近年來,我們國家越來越重視網絡安全專業的人纔培養工作。』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李暉介紹道,目前,我國信息安全專業每年招生人數在2萬人左右,但這個數量還遠遠不夠,我國網絡安全人纔仍然存在著巨大的缺口,網絡安全人纔建設任重道遠。

  上海交通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李建華認為,在學歷教育層面,國家已十分重視,但目前在信息安全領域,人纔還極度匱乏,尤其是領軍人纔和高水平的學術人纔, 『雖然沒有明確的統計數據,但業內最樂觀的估計,人纔缺口也得有四五十萬,甚至可能在百萬以上。』

  『未來發生在網絡空間的對抗,尤其需要那些能「開鎖」的頂尖人纔,別人解不開的「鎖」,你要能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副院長、教授俞能海說,『我們這些高校身上肩負著沈甸甸的責任,要為國家培養更多的網絡安全人纔。』

  人纔培養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授牌儀式,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武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7所高校被確定為首批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高校。如何培養優秀的網絡安全人纔,也是眾多專家學者熱議的話題。

  『網絡安全人纔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化工程。』李建華表示,培養網絡安全人纔,不能閉門造車,孤立發展,而是要與計算機、通信、管理、社會科學、法律、心理等各種學科交叉融合。他認為,各行業、各學科的發展都有其規律和周期,不能揠苗助長,要為人纔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和空間。

  俞能海表示,中科大從2002年起招收信息安全專業方向的本科生,經過十多年發展,到目前已經建成了本碩博齊全的高等教育體系,『同時,我們從中科大少年班中不拘一格選拔有突出天賦的奇纔怪纔,爭取把他們培養成為相關領域的頂尖人纔。』

  在李暉看來,網絡安全作為一門學科,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所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安全學院采取『3+1』培養機制,與360、螞蟻金服等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長期合作,選派學生到企業中實習1年,多接觸互聯網前沿。

  『網絡安全方面的頂尖人纔,不管在哪個國家都是稀缺人纔。』曾在美國硅谷工作的范淵表示,我國近年來網絡安全工作發展迅速,在某些領域已經迎頭趕上,『要想培養更多更好的網絡安全人纔,需要國家、企業、高校各方面共同努力。』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2017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