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導向。
——習近平

2017年9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出席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並發表題為《共同開創金磚合作第二個『金色十年』》的主旨演講。(圖片來源:新華社)
央視網消息:『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6.9%,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4.1%,新增城鎮就業735萬人。』2017年9月3日,習近平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上宣介中國發展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世界經濟艱難復蘇的大潮中,中國經濟始終保持中高速增長,連續5年在全球范圍位居前列。
世界探問中國發展密碼。
『新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紅綠燈。』習近平給出答案。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自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以來,引領中國在破解發展難題中增強動力、厚植優勢,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前進。
審勢新理念回應歷史發展新階段
全球經濟復蘇乏力,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如何保持發展增速?
只有制造沒有『智造』是多年頑疾,中國工業如何轉型突圍?
面臨錯綜復雜的發展形勢,『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能否一一避免?
環保問題日益突出,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怎樣兼得?
……
這些問題,是時代之問,是世界之問。
『科技興軍,科技強國』,翻開以創新為發展驅動的新篇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拉開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的新序幕;
『生態文明』,指明綠色發展的新路徑;
『一帶一路』,彰顯開放發展的新擔當;
『精准扶貧』,踐行共享發展的新思路。
這些答案,是實踐回應,是中國答案。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圖片來源:新華社)
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中國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前進。
——這是順應時代要求的必然選擇。
新發展理念提出前後,中國正步入新的歷史關口,處於大國轉型的關鍵時期。如何提出具有引領性、全面性、建設性的發展理念,帶領13億人民走向更好的未來,是時代交給中國共產黨的新課題。
向外看,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中國身處其中。
向內看,我國經濟出現階段性調整放緩,結構性產能過剩比較嚴重,部分領域潛在風險顯現,一系列發展難題亟待破解。
『面對經濟社會發展新趨勢新機遇和新矛盾新挑戰,謀劃「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確立新的發展理念,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習近平明確了新的發展理念必須順應時代發展的總基調。
——這是源於深刻實踐的治國智慧。
理論的構想,往往源於腳踏實地的『丈量』。從一些『歷史瞬間』,我們可以窺見新發展理念逐步成型的歷程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這是習近平在龍泉關鎮駱駝灣村看望唐榮斌老人一家。(圖片來源:新華社)
2012年12月,剛剛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一個多月,習近平就冒著零下十幾度的嚴寒,來到河北省阜平縣,與乾部群眾一起話扶貧、找出路。
2013年7月,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在觀看了光纖通訊、3D打印等一系列創新成果後,習近平感慨地提出:『我們是一個大國,在科技創新上要有自己的東西。』
2013年4月8日,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時,習近平表明了對『開放』的決心與態度:『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中國將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2015年1月20日,在碧波蕩漾的洱海邊,習近平與當地乾部合影,『立此存照』督促保持綠水青山……
——這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整體方案。
『創新發展是動力,協調發展是方法,綠色發展是方向,開放發展是戰略,共享發展是歸宿。新發展理念與「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一脈相承,是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具體細化,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和豐富的包容性。』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秦宣對新發展理念做了進一步闡述。
整體推進、整體發展、整體提高,在各要素之間尋找最大公約數,五大發展理念是引領中國社會破冰前行的『指揮棒』與『紅綠燈』。
發力新理念引領中國發展新作為
『全黨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新的發展理念上來,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努力提高統籌貫徹新的發展理念能力和水平,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2016年1月,習近平在一次調研中就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作出了上述講話。
細心的媒體發現,這是自新發展理念寫入『十三五』規劃以來,五個關鍵要素第一次被加上『動詞』。這意味著新發展理念從頂層設計到落地實踐,奮進中的中國有了一份引領全局的行動指南;意味著新發展理念滲入到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處毛發根須,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著源源不斷的養分和動力。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是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它的落成啟用,對我國在科學前沿實現重大原創突破、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圖片來源:新華網)
以創新發展解決動力問題。習近平的執政思路中,『創新』始終佔據重要位置,他反復強調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他的持續推動下,《關於深化機制體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若乾意見》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等一系列圍繞『創新驅動』的重大政策措施密集出臺,為創新提供了制度保障。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中國從2013年的35位提昇至第22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
以協調發展解決不平衡問題。習近平指出,下好『十三五』發展時期的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下大力氣扶真貧、真扶貧,持續提高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推進基礎建設和重要領域的軍民深度融合,對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反復強調要把協調發展貫穿到改革全過程。
以綠色發展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乾淨飲水、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在習近平的引導下,『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成為當下各級政府和全國人民的廣泛共識。
以開放發展解決內外聯動問題。自貿區改革試點與鋪開,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一帶一路』倡議提出,擘畫發展新藍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塑造全球化時代的『世界理念』……
著眼當前形勢和未來發展,習近平強調:『要不斷探索實踐,提高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自覺性和能力,提高對外開放質量和水平。』
以共享發展讓人民感受更多『獲得感』。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不讓一個老鄉掉隊;不斷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縮小貧富差距;努力發展全民教育、終身教育,讓每個孩子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在體制機制上系統謀劃,全力保障民生……
『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句話點出了習近平『共享』發展觀的核心要義。
求實新發展理念帶來更多『獲得感』

進入冬季,大批白天鵝從西伯利亞遷徙到河南省三門峽市黃河濕地棲息越冬,三門峽庫區變成黃河上的『天鵝湖』。隨著黃河濕地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到三門峽庫區越冬的天鵝數量逐年增加。(圖片來源:新華社)
2016年11月,河南省三門峽人期盼了一年的朋友又回來了——它們是成群的天鵝。近些年,這些天鵝每年冬天都會飛抵當地的黃河濕地越冬。如果不是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這些美麗的飛鳥不會再選擇降落在這片中原土地。
天氣已經入秋,四川省廣元市青林村高山露地反季節蔬菜種植園內仍郁郁蔥蔥。近年來,當地政府引導農戶充分利用山區農業資源,通過培育特色產業推進山區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就在前不久,『復興號』列車成功完成時速350公裡的相關測試和科學評估,我國高鐵即將進入『350時代』。從觀念到技術,創新驅動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
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指引下,神州大地上,一個個中國故事正在講述,一個個中國奇跡正在湧現,一個個中國夢想正在成為現實。
——經濟發展向中高端水平邁進。2013-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2%,高於同期世界2.5%;『中國制造2025』加快實施,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新型城鎮化紮實推進,2016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35%,比2012年末提高4.78個百分點;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序推進,雄安新區啟動設立;長江經濟帶發展取得成效,生態環保和經濟輻射力增強。
——對外開放呈現新格局。2016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24.3萬億元,佔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保持在11%以上;2016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6.3萬億元,佔我國貿易總額比重達25.7%;我國倡議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成功主辦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亞太經合組織(APEC)北京峰會等國際大型會議。
——人民群眾獲得感顯著增強。直面居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持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回應百姓對食品安全的關切,修訂《食品安全法》;國企高管降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出臺;取消和下放多項行政審批事項,老百姓辦事更加順暢……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整體提昇,單位GDP能源資源消耗明顯下降;2016年,全國完成造林面積679萬公頃,比2012年增長21.3%;2016年,在監測的338個城市中,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佔24.9%,比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
『面向未來,中國將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不斷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創新引領經濟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黨的十九大召開在即,9月3日,習近平再次強調,中國將在新理念引領的發展之路上繼續前進,一步步接近民族復興的目標,一步步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文/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