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員介紹,墓園中的四號墓(M4)即為湯顯祖墓。中新社記者吳鵬泉攝
又一次驚世大發現?
8月28日,江西撫州市發現湯顯祖家族墓園的消息被披露。相關報道指,湯顯祖家族墓園共發現42座明清時期墓葬、出土了6方墓志銘,並『基本確定』了湯顯祖墓。
如果繼續發掘,湯顯祖墓當有更為重大的發現。彼時,相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就曾表示,『我們相信,在後續的考古工作中,還有更大的驚喜等待大家』。
不過這樣的消息很快就引起了考古業界的討論。有關注該事件的考古專家向記者透露,考古的原則應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
但就湯顯祖墓而言,並非搶救性發掘。這位考古專家還對記者表示了這樣的擔懮。『如果這次允許了主動發掘名人墓葬,那麼成都武侯祠的劉備墓是不是也可以挖?慈禧太後的墓雖然被盜過,是不是也可以再挖一次?這樣的話後患無窮。我們還是應主要考慮保護文物。』
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考古處副處長張凌日前也對媒體表示,國家文物局高度重視名人墓葬保護工作。名人墓葬作為地方歷史文化紀念地,應切實加大保護力度,強化日常管理,采取適宜的展示方式,充分表達後人的尊重和緬懷之情。國家文物局不主張主動發掘名人墓葬,堅持名人墓葬發掘應慎之又慎,相關考古成果發布時應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避免炒作。

江西撫州湯顯祖家族墓園中的四號墓(M4)即為湯顯祖墓。中新社記者吳鵬泉攝
『公眾考古』的底線在哪?
近年來,考古工作越來越受到公眾關注。事實上,從幾年前的海昏侯墓發掘開始,公眾對於考古工作的熱情一直未有消減。『將考古大眾化』、『公眾考古』也成為考古工作者越來越願意談論的話題。
而在此次『湯顯祖墓發掘』事件中,也確實可以看到公眾對文物、考古的熱情。『確認湯顯祖墓』的消息甫一披露,就收獲不少關注。在網絡上,更不乏相關討論。
但對於公眾而言,他們在關注出土文物、古人生活等考古話題的同時,似乎又難以理解『為什麼海昏侯墓可以挖』『為什麼湯顯祖墓不可以挖』這樣的問題。
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考古處副處長張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談及其中的區別。他表示,像海昏侯墓就屬於搶救性發掘,因為當時已經發現墓葬被盜,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纔進行發掘的。如果不是這種情況,更多強調讓地方政府落實保護管理責任。
他還稱,湯顯祖家族墓園遺址考古工作與撫州文昌裡舊城區改造相關。在拆除工廠之前已經預料湯顯祖家族墓園可能在這個區域,地方政府是希望能把棚戶區改造和文物保護結合起來,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後期具體工作上出現了一些問題。
前述考古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指出,『讓公眾局部地參與某些考古進程』本身並沒有問題,『但不能忘記「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考古原則』。『不能說挖出來了,轟動一場,大家高興之餘,卻把這個原則忘掉了。那最後可能損害的是整個國家的利益。』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技術總監孫鍵日前在某沙龍中也談到這一話題。他指出,『我們文物工作的十六字方針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目前絕大多數的墓葬都是被迫搶救發掘,對水下沈船的考古亦是如此』。他同時認為,對公眾分享『也是文物工作的目的之一』。
據報道,國家文物局已於8月31日正式約談江西省文物局、撫州市人民政府,並正式致函江西省文物局,明確要求進一步查明核實湯顯祖家族墓園考古工作過程中所發生的擅自進行墓葬發掘、未及時上報重要發現等情況,並盡快將相關調查及處理意見正式上報國家文物局。國家文物局對此事件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將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