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環保部:成立專家團隊指導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
2017-09-15 07:22: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湯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 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領導小組組長、環境保護部部長李乾傑14日主持召開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暨攻關項目啟動大會。會議在聽取總體專家組匯報後,討論並通過了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實施方案。會議決定,將成立28個跟蹤研究專家團隊,對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進行駐點指導。

  資料圖:北京市民在霧霾中出行。中新社記者劉關關攝

  李乾傑在主持會議時發表了講話。他指出,當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存在薄弱環節,采暖季空氣質量改善不明顯,重污染天數居高不下。必須強化科技支橕,找准大氣重污染的成因和來源,研究更有效的措施,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大氣重污染問題。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作為總理基金項目,是科學研究與管理決策緊密結合、科學研究與治理方案協同促進的重大科技工程,更是重大民生工程,是重要的政治任務。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落實攻關任務和要求,產出一批實實在在的成果,提昇大氣污染治理科學化和精准化水平,支橕和推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國和其他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提供經驗和借鑒。

  李乾傑說,開展攻關工作首先要做到『說得清』和『讓老百姓心裡清楚』,通過集中攻關,定量化、精細化弄清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重污染的成因和來源,形成整體系統的科學認知;強化大氣污染防治的科普宣傳,做好面向公眾的科學解讀,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大氣污染治理的共識和合力。其次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著眼於整體和系統解決區域大氣環境問題,統一調查方法、統一質量控制、統一數據管理,探索形成一套解決問題的技術體系。第三要堅持為管理決策服務,緊緊圍繞大氣污染防治科學決策和精准施策這個核心,服務支橕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的大氣環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工作,幫助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做好成因分析並提出決策建議。

  李乾傑強調,要以攻關項目實施為契機,加快科研體制機制創新,建立可持續的大氣環境科學研究平臺。

  一是發揮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的技術核心和樞紐作用。聯合環保系統和相關部委直屬單位、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形成管理和技術研發深度融合的緊密型科研組織模式,保障攻關工作高效實施。

  二是建立『包產到戶』跟蹤研究機制。成立28個跟蹤研究專家團隊,對『2+26』城市進行駐點指導,掌握防治工作第一手資料,提出『一市一策』的大氣污染綜合解決方案。

  三是強化資源整合與共享。堅持『統一領導、統一決策、統一標准、統一行動、統一考核』的組織實施原則,建立統一的儀器設備信息管理與共享平臺,突破儀器設備共享難題,解決科研數據共享和管理難的問題。

  四是加強信息公開和宣傳解讀。及時全過程通報攻關項目進展,加強科學家、政府、媒體與公眾的對話交流,針對熱點問題及時做出科學權威解讀,回應社會關切、凝聚社會共識。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