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1日,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仁首鎮,農民駕駛收割機收割水稻。秋收時節,江西各地陸續進入水稻收割期,農田裡一派豐收景象。新華社發(徐仲庭攝)
服務更加精細化用戶可多渠道獲取信息
記者:中央氣象臺每年都會制作秋收秋種氣象服務專報,其作用和重要意義是什麼?今年的專報與以往相比,在用戶體驗方面有何新突破?
宋迎波:制作專報的目的是為了及時向社會、公眾傳遞農業服務信息,提醒相關部門、農民朋友做好避雨搶收、農機調動、雨後趁?搶播等各項農事應對准備。同時,國家氣象中心與農業部農機化司、種植業實現信息共享、合作互動,發揮服務信息最大效益,為指導農業生產提供科學依據。此外,我們在制作專報時利用氣象現代化研究成果,發揮精細化定量降水預報優勢,完善秋收格點化預報客觀產品,細化農事活動氣象適宜指標,使服務產品更為精細化,更具有針對性。
今年,公眾可以通過更多渠道,全方位獲取秋收秋種氣象服務信息,尤其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獲取消息,閱讀更加方便、快捷。我們不僅通過《新聞聯播-天氣預報》、《中國氣象頻道-直通中南海》等電視欄目傳播全國秋收秋種氣象服務信息,還利用央視網、中國興農網、中國氣象網、中國天氣網、中國氣象報等媒體及網絡平臺,以專家訪談、專題報道等形式,通過網頁、手機短信、報紙、微博、微信等多種渠道將秋收秋種服務信息傳遞出去。另外,今年國家氣象中心還與中糧集團組成聯合調查組,赴東北等地開展聯合實地調研,為開展秋收農用天氣預報、災害預警監測、病蟲害防治等服務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支持。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