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北京治理生態環境效果凸顯 多種野生動物重現京城
2017-09-12 10:31:22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河湖還清濕地恢復北京治理生態環境的效果逐漸凸顯

  多種野生動物重現京城

  豹貓攝影/李兆楠

  白鷺攝影/本報記者郝羿

  闊別12年的野生白天鵝再次回歸清水河、『水質狀況監測鳥』重回京城、被稱為衡量生態環境『指標物種』的豹貓首次在野鴨湖濕地近距離觀察到、蒼鷺的觀測數量創下歷年之最……北京青年報記者尋訪發現,今年以來,多種野生動物在北京重現、擴繁,北京持續治理生態環境的效果逐漸凸顯。

  蒼鷺:今年觀測數量創歷年之最

  北京野鴨湖濕地公園建成了國家級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工作人員每天都在現場開展監測工作。據監測站負責人方春介紹,自2013年開始,發現了十幾只蒼鷺,『最近幾年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今年我們在濕地裡看到了400多只蒼鷺,數量為歷年最多。』此外,野鴨湖濕地還首次觀測到白翅浮鷗。

  蒼鷺、白翅浮鷗等都是春季遷來繁殖地,天涼後再遷到南方越冬。它們出現在野鴨湖濕地,說明這裡的生態環境已非常適宜它們棲息繁衍。『過去只是遷徙過來的,現在開始築巢繁殖了。』

  方春介紹說,蒼鷺等水禽數量變多,一方面是由於水質更加清澈,野鴨湖濕地公園補給用水是從官廳水庫、媯河引過來的。近幾年通過河道治理,水質有了很大提昇。另一方面是野鴨湖濕地的生態環境更加適宜。近年來,野鴨湖濕地公園采用人工調控水位的方法,春夏季節降低水位,增加灘涂面積,利於水禽繁衍。今年又恢復了一片濕地——千畝荷花池,有蘆葦等植物的遮擋視線,聚集了很多蒼鷺在那裡生活。

  天鵝:闊別12年再次回歸清水河

  今年3月份,密雲區太師屯鎮蘆各莊村清水河聚集了近40只遷徙途中的野生白天鵝,時而優雅地在水面嬉戲覓食,時而在上空低翔。

  據了解,每年三四月間,天鵝大群地從南方飛向北方,在中國北部邊疆省份產卵繁殖。繁殖期主要棲息於開闊的湖泊、水塘、沼澤、水流緩慢的河流和鄰近的苔原低地和苔原沼澤地上,冬季主要棲息在多蘆葦、蒲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大型湖泊、水庫、水塘與河灣地方,也出現在濕草地和水淹平原、沼澤、海灘及河口地帶。主要以水生植物為食,也吃螺類和軟體動物。

  野生白天鵝在遷徙途中需要停歇,時間短則兩三天,多則半個月。在蘆各莊村清水河聚集的近40只遷徙天鵝,一停就是十幾天,『說明它們真心喜歡這片水域。聽當地的林業站站長說,上一次這麼多野生白天鵝長時間停留還要追溯到2005年。』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在問起野生天鵝回歸的原因時,該負責人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得益於密雲水庫周邊生態環境改善了!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