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金磚五國會晤主會場五國會議室。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張曈 攝
9月3日,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在廈門舉行,在給中國和世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會議主場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進入了世界的視線。大家都驚嘆金磚會址的『高顏值』,但很難想象,這個工程的改建時間只用了6個月!人們好奇,創造出這樣『金磚速度』的是怎樣一支『鐵軍』隊伍?
時間回到2016年10月,當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宣布中國將成為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的主辦國,並將地點定在了廈門的時候,中建八局的一群建設者,正在為G20杭州峰會的完美謝幕歡呼,並准備『好好地休息一段時間』。
四年,他們完成了將大國風范、中國元素、江南特色,完美集於一身的G20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的建設任務,這期間的如履薄冰、不休不眠、神經緊繃,只有他們自己清楚,然而就在他們以為『終於可以回家過個年』的時候,金磚會晤主會場——廈門國際會議中心改建工程擺在了這個團隊的面前。

圖為中建八局廈門國際會議中心項目經理毛登文。中建八局供圖
毛登文,中建八局廈門國際會議中心項目經理,事無巨細必得體查問責,周身不離工作的他,不得不堅守項目,就連除夕夜也不例外。2016年春節,第一次沒能和家人團聚的他倍感愧疚,海上餘暉讓他不禁想起『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的詞句,『我是斷腸人在天涯』,毛登文感慨。但是緊張的工期牽絆了他的步伐,只能作罷。2017年2月,想著方能回家的毛登文滿懷對家的渴望,盼望著春節的來臨,可是廈門國際會議中心項目即將迎來建設關鍵節點,項目審查讓他分外忙碌,他不得不再次暫離家的溫暖,打馬陣前,繼續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留下步步腳印。

圖為章麗亞展示她矯正的牙齒。中建八局供圖
作為項目上唯一的女孩子,章麗亞承擔了項目上工程資料、內部資料整理的工作。在男人堆裡,她也活出了男人的節奏。有工作想辦法做,得了空閑,跑步也是一種減壓。章麗亞是個愛美的女孩子,剛矯正了牙齒就來到廈門,因為工作忙,牙齒矯正的後續治療一拖再拖。問她來到這裡有什麼感受,她幽默地說,千萬別帶太多皮質的用品,因為你一定會加入曬霉的隊伍。

圖為主會場二樓的金絲楠木裝飾。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張曈 攝
陳成,被稱為項目上最帥的男生,他負責施工材料的采購工作,每天島內島外地來回跑。初來廈門,沒有熟悉的供應商,他只能上網找材料,有時候找不來需要的材料,他就挨家挨戶登門尋找,最遠得跑到漳州纔能找到。因為工期緊,今年過年也沒回家陪陪爸媽,而自己的個人問題也一直沒有時間解決。平常上下班的時候,算是工作以外最為放松的時候了,因為宿捨離工作地點比較遠,所以上下班誰有車大家都會擠一擠,一起來上班。日子久了,跟坐公交車一樣,有時候車上還有空座,陳成就會說:『還有一個空位,還有人上嗎?』招呼其他人坐車。
『我的名字最不值錢。』這是項目安全負責人胡煒煒經常調侃的一句話。金磚會議期間,他負責平時和邊防、警衛對接,所有人員和材料的進場都需要他的簽字同意。因此,一天寫近百次自己的名字是最平常的。
廈門國際會議中心項目工會主席鄧湘卷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卷哥』,但其實他更是一位『模范老爸』。在項目最忙的17年上半年,恰恰是女兒小昇初的決戰日。每天忙完手頭工作,鄧湘卷都會抽出一個小時時間跟女兒視頻聊天,耐心為女兒輔導功課,一一解答她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采訪中他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開心地對記者說:『咱閨女今年考上重點初中啦!』
德化瓷是宋代名窯之一,千年來一直被作成藝術品或瓶、罐、杯、盤等日用品,而在五國大范圍會議室的主背景牆上,德化瓷被做成了金磚五國國花的造型,『貼』在了牆上,『把宋代名瓷當「瓷磚」,我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中建八局一公司金磚會址項目裝飾項目經理柴道琦說。既然是第一次,項目部尤其謹慎,派專人到德化瓷生產地,考察當地土質,考察廠家工藝,還要嚴格規定德化瓷采土的位置、深度。『最關鍵的是,德化瓷在燒制過程中會有收縮,稍微控制不好,就會報廢。』中建八局一公司的裝飾團隊便進行多次燒制試驗,通過對火候、濕度、溫度的控制,確定德化瓷的收縮率,保證了瓷制品的出材率和拼接的精確到位。
在快要到達交工日期時,通宵工作成為常態。那一周,大家不約而同將自己的發條擰到最緊,默默保障任務在節點順利達成。每每回到項目辦公室,已是凌晨四五點,為了節約時間,一伙人就各自橫倒在沙發上酣睡起來。

圖為工程部經理周祥。中建八局供圖
周祥,身為工程部經理的他,本來與女友許諾領結婚證,但善信守誠的他因為工作繁忙,不得不首次負約,女友為此愁眉鎖眼。但當得知周祥肩負杭州G20峰會項目和廈門金磚國家會議中心改建項目的重任後,不由得為周祥的擔當而感動。

圖為蔣文平在主會場一處裝飾前留影。中建八局供圖
蔣文平的孩子現在3歲半了,可陪他在一起的時間還不到3個月,他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每次和小孩視頻,孩子都會問爸爸什麼時候回來陪他,當蔣文平告訴孩子要等爸爸把廈門的工作完成纔能回來,孩子每次都會失望地說:『我不,我要爸爸現在就回來。』每當聽到這裡,蔣文平的眼眶都會不由自主地濕潤。
還有打壞了一部手機,每天通話至少三小時的王宇峰;在外地廠家盯著材料生產,一盯就是連續40多個小時的趙龍;負責項目四五百扇門的施工,對所有的門種如數家珍的『門神』李超……這些為金磚會議能順利召開而默默付出的人們,也是作為擔負起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脫胎換骨』任務的中建八局『鐵軍』。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堅守,強有力的工程保障,廈門國際會議中心纔能在6個月的時間內,實現改造重建任務,在世界舞臺上,展示出中國的大國風采。(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張曈)

圖為中建八局廈門國際會議中心改建工程團隊。中建八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