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尊嚴的生命,意義非凡——走近『90後』女教師陳瑩麗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 題:采訪手記:有尊嚴的生命,意義非凡——走近『90後』女教師陳瑩麗
新華社記者姜瀟、林暉、王俊祿
人的一生會面臨許多選擇,面對『生死』,罹患癌癥的『90後』女教師陳瑩麗,給了我們一個驚人的答案: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毅然回到三尺講壇,直至為畢業班學生上完最後一課。
采訪陳瑩麗的日子裡,我們一直在追問:是什麼讓這個『90後』女孩,在生命的最後旅程中作出令人肅然起敬的決定?
照片上的她,漂亮,時髦,大眼睛,小酒窩,眼神中透著個性和靈氣。
『瑩麗啊,我們這裡是山區,條件可能有點艱苦!』剛來鎮安學校時,校長金峰的話,絲毫未影響眼前這個年輕人來這裡做一名鄉村教師的熱情。『第一個真正意義的教師節,棒!』『制定了一條班規,希望能重振班風』『這裡三四月份吃枇杷,五月吃楊梅,六月吃桃子,七月吃西瓜,十月吃桔子,水果多得很……這簡直太棒了!』日記本裡,寫滿了她對新生活和工作的熱情。
這是一個心中有愛的女孩兒:粉紅的日記本中,圓潤的字體、卡通的涂鴉、俏皮的大頭貼,甚至還有偶像演唱會的票根——無不讓我們感知一個『90後』的個性特征,也由此走入了陳瑩麗的內心世界。
『他們熱愛生命、擁抱夢想,無論放在什麼樣的環境,都能從中積極地起步,擁有一顆追逐夢想最純粹的心。』共青團樂清市委書記黃淑賢道出了『90後』一代的人生姿態。
關於夢想,一代人有一代人奮力追尋、打動人心的故事;而在這個『90後』女孩的身上,除了熱情和純真,我們還看到了尊嚴與力量。
做教師,無疑是陳瑩麗從小樹立的理想,而且矢志不渝。孩童時期,當小瑩麗驕傲地揚起老師獎勵的小教鞭時,早已在心中種下『立志做一名教師』的懵懂夢想;師范專業畢業後,她連續三年報考教師資格,毫不氣餒,執著而努力;當得知自己身患絕癥,因為放不下畢業班的孩子,她竟然向所有人隱瞞了病情,只為能再次回到講壇。
沒有人會不畏懼死亡。在人生的最後時刻,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選擇,離開還是堅守,代表著不同的態度和價值追求。而陳瑩麗的選擇讓人心生敬意:她強忍癌癥劇痛,輾轉60公裡路、耗費2個小時,只為給學生上一堂45分鍾的課,讓畢業班的孩子順利迎接中考。她的行動,令人感佩!
『生命活得有尊嚴,纔是對生命的最好態度。』——這既是陳瑩麗面對生死的態度,也是一個『90後』的人生宣言。
在陳瑩麗的辦公室桌上,我們看到一本名為《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的散文書,書的第二章被一張書簽夾注著,章節名為『當夢想遇見責任』。正好,這與陳瑩麗的人生故事不謀而合。
她曾在日記中這樣寫道:『要抱著對學生的一生負責的態度去做教師的工作。』而她,做到了。她將自己化作生命的紅燭,只要站著,就會發出一份光和熱。
『女兒走的時候,眼睛都沒閉上。雖然她沒有力氣說話,但我懂她——積蓄了快20年的夢想,真正當上老師卻不滿一年,她不甘心啊!』父親陳玉臣對女兒的解讀,讓在場的每一個人為之動容。
令人欣慰的是,采訪中,我們看到了很多像陳瑩麗一樣、盡忠職守的年輕教師。一位陳瑩麗的同事、鎮安學校的一名『90後』英語老師,在中考前半小時專門跑到考場,找到分散在各個考點的學生,只為叮囑學生一個很重要的單詞。『如果換作是我,也會這樣做!從報考師范專業的那天起,我們就立志做一名好教師!』杭州市建蘭中學思品課老師黃琰?,是陳瑩麗的大學同班同學,這個『90後』男生略帶羞澀地告訴記者,在他眼裡,視學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
『好在我盡了最大努力,給他們上完最後的課。希望在他們心裡,陳老師一直都是美美的。』從她的發小陳耀丹的口中得知,最後的日子裡,病榻上的陳瑩麗聊得最多的還是她的學生。那個曾經青春靚麗、生機勃發的女孩,在最後一個月裡,身體已經瘦成皮包骨頭,臉上的肉深深凹陷,但只有談到學校的孩子們時,她因為過瘦而凸出的大眼睛纔又放出光彩。
陳瑩麗,終究把最好的自己展現給身邊的人,把最美好的形象留在學生的記憶中——這就是一個『90後』教師留在人間的痕跡。
她用盡生命能量告訴人們:有尊嚴的生命,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