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盂蘭文化展示區吸引不少香港市民駐足。陳然攝
踏入農歷七月,一年一度的盂蘭節如約而至。作為香港本土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香港潮人盂蘭勝會』不僅代表著宗教及風俗符號,更蘊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社會意義,承載著幾代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及身份認同。
百餘年來,神秘又有趣的盂蘭勝會已逐漸融入社區,成為香港本土文化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孝親精神
9月1日下午,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球場人頭攢動,臺風臨港前的酷熱並未阻擋人們興奮的腳步,只見三三兩兩的老人圍聚在場內各處,不時傳來幾句夾雜潮汕鄉音的問候和笑語。
隨著一聲清脆的鑼鼓,由香港潮屬社團總會主辦的『2017盂蘭文化節』在維園球場中央正式揭開序幕。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主任張曉明、副主任何靖、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及香港潮屬社團總會主席陳幼南等一眾嘉賓身著大紅色棉布唐裝,以『搶孤(將祭祀的貢品提供給民眾搶奪)』形式共同主持開幕典禮。
張建宗在典禮上致辭時說,很多人都以為盂蘭節只是與鬼神有關,但其實盂蘭文化最重要的精神在於慎終追遠、孝親報恩、行善濟貧、博愛互助,這也正是中國人彌足珍貴的人文文化。
據統計,目前香港的潮籍人士約有120餘萬,佔香港總人口的1/6。這些『潮人』從內地移居到港,並帶來傳統的盂蘭文化,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每逢農歷七月,他們便會舉辦獨特的盂蘭勝會,活動包括祭祀、燒紙錢、派平安米、福品競投、酬神潮劇等。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