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匠心夢』,追逐十一載。堅持理論和技術同進步的梁國平,比普通的從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老師辛苦很多,但也收獲很多。他付出了休息時間,收獲學生的愛戴;他付出了辛勞,收獲了技術的更新。同樣,他堅定了一個打造『工匠學生』的小夢想,也助力了教育事業進步的大夢想。
身先示范教書育人他費盡心思
『我們梁老師不僅是全國技術能手,也是我們學習的教師模范。』伴隨著系主任何老師的熱情介紹,端著一杯熱茶的梁國平迎面走來。這個最早一批的『80後』年輕人,面容微紅,略有靦腆,連忙說:『您好,您好!』
一直從事教學和技術操作研究的梁國平是第一次正面接觸記者的采訪,他說:『我昨晚准備了一晚上,不知道你們需要了解什麼,就准備得充足些。』
梁國平面前放著事先准備好的資料,大概有十幾頁。
梁國平2006年從大學畢業後,作為國內最先一批學習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順利進入廣東省電子商務技師學院,成為一名專職從事電商教學的老師。
作為非師范生的梁國平,深知自己缺乏師范專業知識,於是他認真備課,一一剖析知識點、難點、疑點,並在課堂上細致講解。然而,學生們似乎並不接受這種『充分的』授課方式。那年的學期末,梁老師在學校教學評估中排倒數第10名,困惑、受挫、不解,各種情緒湧上心頭。
直到第二學期,在一次教學交流活動中,梁國平纔恍然大悟,原來教書育人是有技巧的,一味做足准備,不能找到適當的方式輸出給學生,是在做徒勞無功的工作。
他發現,經驗豐富的老師,會通過聲音大小、面容表情、語言使用技巧等輔助授課。在聽課活動中,梁老師認真記錄了經驗豐富的老師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大到課堂時間分配、重點難點的講解,小到老師的聲音大小、面容表情、語言使用技巧。除此之外,梁老師依然沒有放棄充足備課的工作,他認為只有在大量輸入專業知識的情況下,纔能在課堂上深入淺出地向學生授課。
2007年年初,冬天還未完全離開,梁老師每天下午4點下課後,就開始為第二天的課程進行備課,有時候在辦公室備課直到深夜12點纔從教案中抬起頭來。第二天早上,梁國平依然早起,重溫昨晚准備的備課內容,不僅復習知識,梁老師還模仿在聽課中學習到的與學生交流的語言、表情等技巧。

梁國平在輔導學生
梁國平雖然已經30多歲,但在網絡用語的使用上一點也不遜色於他的學生,比如,『心好累』、『寶寶不哭』、『你有freestlye嗎?』等等。這些風趣的語言都直接拉近了他和學生們的距離,讓他們學在課堂、樂在課堂。
不僅在課堂上,在生活中梁國平也同樣將全部心思花在學生身上。
2008年冬天的一個晚上,一直為學生24小時開機的梁國平正准備進入夢鄉,電話鈴突然響起,那時已是深夜12點多,掛上電話的梁國平一邊匆匆忙忙穿上鞋子,一邊對妻子說:『學校有個學生胃疼,我過去一下。』
黑色的夜幕中,只聽見梁國平急促的腳步聲和在電話裡向120報告學校地址的聲音。
進到宿捨的梁國平,一邊詢問旁邊的同學病情,一邊為生病的學生披上厚厚的外套。
『梁老師,葉同學大概疼了十幾分鍾了。』
『來,120馬上就到門口了,老師背你下去。』
再一次衝進夜幕的梁國平,用厚實的脊梁橕起了保障學生生命安危的保護傘。
經醫院確診,葉同學原來是出現了胃穿孔,如果當時沒有得到及時救治,後果將不堪設想。
良苦用心終能獲得更多稱贊。經過幾年來和同學親密無間的相處,以及兢兢業業的探索和學習,梁國平在生活中待人寬厚,時刻充滿笑容的神態讓同學感到親切,在教學工作上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風格:用滿懷激情的講課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生活化的案例得到學生的關切,並能夠找到學生的興趣點使用視頻的方式寓教於樂等。
在這些年的教學考評中,梁國平逐漸進入全校教師前十名,並在2011年至2016年連續六年被學校評為『優秀教師』。
除此之外,梁國平目前在學校擔任重點專業課程的老師,主講網頁制作、多媒體技術、ps應用、電子商務師項目設計等課程。並擔任助理電子商務師三級考證和電子商務師二級考證的培訓老師,平均學年授課時間790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