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69歲臺灣爺爺入學武大讀博 稱要走完蘇軾走過的路
2017-09-08 10:49:12 來源:荊楚網-楚天都市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尋訪中多次昏倒差點送命

  年事已高,獨自出行,還經常跋山涉水,李常生的尋訪之旅充滿曲折和艱辛。他曾在路途中六次昏倒,差點送命。『主要是因為吃不好、睡不好,而且我還有糖尿病。』他說,有幾次他尋訪到鄉下偏僻的地方,走上一天都吃不到東西;還有幾次接連坐了近十個小時的大巴;攀爬上千米的高山,也是常有的事。盡管困難重重,他卻從未想過放棄,因為追尋蘇軾,讓他有了『朝聞道,夕死可矣』的覺悟。

  蘇軾的故事從四川眉山開始,在河南郟縣結束。讀書、做官、游玩、貶謫……李常生循著蘇軾的足跡,一個個走過,綴連起蘇軾完整的人生軌跡。他說:『蘇軾活了66歲,我今年已經69歲了。我走過了所有他走過的路,也度過了所有他活過的時間。』『身臨其境,纔能實實在在體會到蘇軾的心境。』李常生說,跨越千山萬水,他曾和蘇軾一樣乘船到石鍾山追根究底那奇妙的音樂;也曾問遍附近村民,終於踏上已被黃土掩埋的蘇軾到羅浮山時登岸的小碼頭;在蘇軾寫下『明月幾時有』的密州超然臺,他請求工作人員破例讓他晚上進入,久久凝望讓蘇軾『欲乘風歸去』的深邃夜空;站在蒼松掩映的郟縣三蘇墳前,他想起葬在四川的蘇軾之妻王弗,不禁像當年的蘇軾一樣悲從中來,生出『千裡孤墳,無處話淒涼』之感……

  尋訪中,李常生還發現了一些史書和學術文章上的錯誤。『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他一邊游歷,一邊考據,努力還原最真實的蘇軾,『這個世界上,完整走過蘇軾一生所走過的路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蘇軾本人,一個就是我。』

  10年尋訪,李常生一共花費了100多萬元。『我以前做建築生意,還在海外蓋過房子,有一定的積蓄。』他說。

  每天泡圖書館12小時備考

  盡管已經走遍蘇軾的人生之路,但李常生的理想還未完全實現。他想要超越鼓舞他開始旅程的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完成一部更准確、更詳盡的《蘇軾傳》。他認為武漢大學文學院能給予他完成這部作品所需要的資源和指導,所以決定來漢求學。

  69歲開始新征程,李常生覺得一點都不晚。為了進入武大,他備考近一個月,每天在圖書館泡上12個小時。『我參加的是針對港澳臺學生的入學考試,今年4月在香港考的。』他介紹,筆試考了三個科目,一是英語,另兩個跟專業課程相關。他憑借深厚的文史功底和高效的復習練習通過筆試,6月來武大復試,『我面試了一個半小時呢!』

  談起這位特殊的新生,武大文學院王兆鵬教授贊不絕口。『老先生對學習很執著,在研究蘇軾方面也很有心得。他10年的走訪歷程非常不易,令人欽佩。』他說,李常生將和其他博士生一樣在校上課、做研究。

  帶著350公斤藏書上武大

  入住武大櫻園宿捨,李常生最大的行李,是總重350公斤的藏書,主要是歷史、建築方面的。『等我讀完博士,我的書會更多,到時就都捐給學校吧。』他說。

  武漢離『東坡赤壁』所在的黃州很近。『我已經去過很多次了。而且這部《蘇軾傳》,我想在赤壁旁邊完成。我不能寫得比林語堂的差啊,估計需要五年時間。』他說著,思緒仿佛已經飛到那『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致中去了。

  至於已經完成的《蘇軾行蹤考》,李常生說,由於這部書非常細致全面,加上大量需要彩印的地圖,如果出版,肯定會很厚,售價也可能很貴。因此在聯系出版工作時,他也作好了第二手准備,『如果實在太貴,我就不印了,放到網絡上讓大家免費下載、觀看,這樣感興趣的人就都能看到了。』

  聊到自己晚年仍學習不輟的動機,李常生說:『學問會鍛造氣質。人要有一種不滿足、不安定的勁兒,終身學習,學各種知識和本領。』

  人生如夢,華發已生,李常生仍行走不息,思考不止。『您覺得自己哪一點最像蘇軾?』面對記者的提問,他答道:『爽朗的性格吧。我走他走過的路,試著感悟他的感悟,雖然相隔千年,卻常有似曾相識之感,就像赴一場千年的約會。也許這就叫心有靈犀吧!』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