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根源:糾紛不斷的聯合辦學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了解到,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普通高職院校,之所以有東、西兩個校區,源於2013年開始的聯合辦學。
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東校區位於鄭州市中牟縣大學路1號;西校區則位於鄭州市建設西路三十裡鋪陳莊,前身為鄭州大河專修學院。兩校合並後,產生過諸多矛盾。
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西校區負責人付全立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兩校當初之所以合並,是因為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計劃昇為本科院校,但硬件設施不達標,負責人陳卿便找他合作,『要聯合昇本』。
此後,由於種種原因,兩校合並後昇本工作並不順利,終致擱淺。
今年6月以來,兩校區之間的矛盾再次昇級。東校區於6月20日在河南本地媒體刊發一則公告稱:『撤銷西校區建制,開除並撤銷西校區負責人一切職務』;官方微信在8月5日的《一切為了學生:致原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西校區(鐵道學院)全體在校生》中稱:『對於8月20日後,不來校本部預交書費的學生,校本部將視為自動輟學,不予學籍學年注冊,不予畢業』;8月3日,在河南媒體刊發一則轉讓公告,宣布將西校區轉賣……
兩校區紛爭不斷,究其矛盾的根源,是兩校區沒有『理順關系』,對彼此間等級關系的認識也存在嚴重分歧。
『西校區又叫鐵道學院,是經付全立申請,學院董事會、院委會同意,以學院名義向公安局備案,申請刻了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學院的公章。』東校區招生處處長張清潔表示,西校區是該校的下屬單位,和學校的系、部為同一級別。張清潔補充說,『因為西校區違規招生,去年8月18日,我們已經下公文,撤銷鐵道學院建制,公章作廢。』
但在付全立看來,東、西兩個校區是相互獨立的。『學校的舉辦人是我和陳卿共同的名字』,付全立出示了2013年雙方的《聯合辦學協議》,其中寫明:『甲乙雙方合作昇本前和合作昇本「鄭州信息工程學院」後,兩個校區的人、財、物仍分別獨立,該校區負責人全權負責校區教學、圖書、儀器、聘任、規劃、征地、建、外交、積累、債務等等,分別獨立開展工作,並各自承擔自己的政治、經濟、法律責任。』
對於兩校區今後的關系,張清潔表示,東校區已准備與西校區分離。張清潔拿出了一份《關於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東、西校區分立的請示》的董事會文件,附件中表明今年4月20日東、西校區的財務清算工作已經完成。
兩校區博弈背後,學生利益受損
兩校區之間一次次矛盾的激化,讓西校區學生及學生家長在這個暑假經歷了一輪輪風波和恐慌。
『學校被賣了?我們去哪兒報到啊?』開學在即,除了畢業生之外,西校區在讀的學生也十分焦慮,他們擔心自己也和2014級的學長一樣,最終拿不到畢業證。
記者搜索發現,這已不是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第一次被曝光學生權益受損的事件。
2016年12月,《中國教育報》刊載一則名為《重新入讀》的漫畫,講述了16名2011年參加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3+2』計劃的學生,本該畢業卻被告知沒有學籍,無法取得畢業證。學院與家長協商後,讓學生重新參加單招或高考入讀,2020年纔能取得畢業證。
今年3月8日,河南本地媒體再曝光《入學半年沒學籍,一查纔發現上了個『假大專』》,稱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西校區一名學生入學半年後仍沒有學籍,個人檔案仍在三門峽招生辦,檔案並沒有提走。西校區管理學籍的老師給學生家長的回復是『學籍三年後再辦』;東校區的回復是:『他在西校區上的,注冊不上學籍還讓他找西校區』。
因為這些問題,西校區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已經受到了嚴重影響。『我們是東校區的也好,是西校區的也好,學校既然招了我們,就該對學生負責,讓我們順利畢業。』這是張楠和林宇的心聲。記者潘志賢實習生王一帆
(文中學生姓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