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生
小朱?全程蒙眼做手術
由於傷情緊急,基地的條件無法處置,楊海瓊趕緊將朱?翅膀用膠帶纏住,防止其掙紮加重傷情,並用布將其眼睛蒙上放在盒子裡(避光和避免受到驚嚇)送往樂山進行救治。
當天上午11時許,楊海瓊帶著受傷朱?來到了樂山聯合寵物醫院,這是該醫院第一次救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容有任何閃失,負責人馮強院長決定親自上陣。『小朱?右腿摔斷,骨折的斷端已戳破肌肉和表皮,完全無法站立。』馮強介紹說,當時朱?身體已經十分虛弱,看上去完全蔫了。
馮強知道,朱?十分怕生,在治療的過程中絕不能讓它再受驚嚇,趕緊將它蒙眼的布換成了專業繃帶。經過DR數字成像發現這只朱?的右腿脛腓骨中斷斜線骨折,決定通過髓內針為朱?右腿做固定處理。
據馮強介紹,由於受傷部位斜線骨折,單純的鋼針固定又並不理想,骨頭容易出現旋轉,馮強又用鋼絲對骨折部位進行了環紮。『手術中考慮到麻醉的風險,僅使用了局部麻醉。』馮強介紹說,只有在穿髓內鋼針時,朱?因疼痛輕微掙紮,其餘時間一直都很安靜。
一個多小時的手術結束後,馮強給朱?補充了營養液。在持續觀察一段時間後,發現受傷朱?狀態良好,眾人都松了一口氣。
目前,這只受傷的小朱?已經返回基地,住進了『單間』,還需要長期的治療和觀察。楊海瓊說,除了要照顧小朱?的身體,還要照顧它的情緒,護理具有很大的挑戰性,但是他們已經做了充分的准備,希望它早日康復。
展望
朱?明年五一有望與公眾見面
據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種質資源首席專家、峨眉山生物資源實驗站站長熊鐵一介紹,朱?是全球瀕危等級最高的物種之一,被國際鳥類協會列為『國際保護鳥』。就珍稀程度而言,朱?是『鳥類中的大熊貓』,是鳥類保護的旗艦物種。
『歷史上四川曾是朱?在西南地區的唯一分布區域,此次引入朱?將有助於在四川重建野生種群。』熊鐵一說,為讓朱?重現四川大地,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峨眉山生物資源實驗站在省林業廳、省科技廳等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聯合浙江大學國家瀕危野生動植物種質基因保護中心實施了朱?易地保護及野外種群重建項目,引進了50只朱?種群。
目前,位於峨眉山腳下的朱?馴養繁殖基地正在抓緊建設,屆時這批朱?將正式遷往峨眉山安家。下一階段,研究團隊將系統開展朱?的人工繁育、野化培訓、野生種群重建,以及提高繁育後代的繁殖潛力和抗病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在5年內實現人工繁育朱?在四川野外放歸。
『公眾教育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川的朱?肯定會和公眾見面。根據目前的進展,暫定2018年5月1日,開放朱?在半野生的環境中與公眾見面。』熊鐵一說,兩年後,這個人工圈養朱?種群有可能發展到上百只,如果這批朱?能在四川順利安家,將會是繼拯救大熊貓之後又一個極危動物保護典范。(記者顧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