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理上網來·熱點解析】張其佐:習主席為金磚合作和中國發展指明方向
2017-09-05 17:44:25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當前世界和中國經濟形勢如何、將走向何方?金磚發展趨勢是否會改變?這些問題勢必在此次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上引發熱烈討論。9月3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了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習主席對世界、金磚國家及中國的經濟形勢進行了精闢分析,凸顯了金磚精神,彰顯了中國的信心定力、責任擔當和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金磚合作和中國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

  首先,習主席作出了『世界經濟尚未走出亞健康和弱增長的調整期,新動能仍在孕育』的經濟形勢新判斷,科學地回答了世界經濟要『怎麼看』的問題。

  當前世界經濟有所改善,但主要經濟體的表現有所分化,通脹水平仍在低位運行。美國今年一、二季度分別增長1.2%和3%,IMF預測美國2017-2018年分別增長2.1%,距特朗普上臺提出增長3%的目標有較大差距,說明美國經濟復蘇波折反復,仍未擺脫後危機時代溫和復蘇的基本格局。歐元區和日本經濟有所改善,但日本仍未徹底擺脫滯漲陰影。新興市場經濟體總體增長較快,但仍面臨調整與轉型壓力。總之,世界經濟處於弱增長。究其原因,是實體經濟尤其制造業仍未形成新的主導產業和經濟增長點,仍未擺脫2008年金融危機至今長達10年的負面影響。正如習主席在2016年9月3日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上所指出的,『上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提供的動能面臨消退,新一輪增長動能尚在孕育』。

  其次,習主席作出了『金磚國家不斷向前發展的潛力和趨勢沒有改變』的論斷,發出了『共同開創金磚合作第二個「金色十年」』的倡議。

  過去的十年,金磚國家秉持開放、團結、平等、相互理解、包容、互利合作原則,書寫了精彩的金磚答卷。展望未來,雖然世界經濟處於疲弱期,發展失衡、治理困境、公平赤字等問題顯得更加突出,保護主義和內顧傾向有所上昇,但『我們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和平發展仍是世界的主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人類社會的歷史告訴我們:和平與發展互為基礎和前提,開放是導向,改革創新是動力,人文交流是內涵。面對機遇與挑戰挫折,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乃是世界的亮點。當前中國和印度經濟繼續領先增長,俄羅斯和巴西走出衰退逐步企穩,南非保持小幅增長。IMF今年7月預測:發達經濟體今年經濟增速為2%,明年為1.9%;新興市場和發展國家今年經濟增速為4.6%,明年為4.8%。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是發達國家的兩倍以上,僅過去10年金磚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就超過50%。正如世界銀行2011年的報告所揭示的一個嶄新的世界經濟格局:『現代歷史上,從未有如此之多的發展中國家位於多極經濟體系的前沿。』

  當前金磚合作正處於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找准前進方向,是開啟第二個金磚合作『金色十年』的使命所在。習主席提出的四點希望正是共同努力的方向。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金磚國家攜手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深化合作、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維護好世界和平安寧,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推動『金磚+』合作模式,立足優勢、放眼長遠,推進結構性改革,就有希望為其它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闖出一條實現更高質量、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增長之路,從而共同開創金磚合作第二個『金色十年』。『金磚+』很有可能演變為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的大舞臺,很有可能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新模式。因此,有理由充分相信:金磚成色會越來越足,分量會越來越重。

  再次,習主席面向未來,從『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謀劃『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高度,回答了中國經濟『怎樣看』和『乾什麼』等重大問題,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為中國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

  其一是強調了『不斷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判斷,回答了中國經濟要『怎麼看』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新的輝煌成就。這些輝煌成就標志著,『在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速從高速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發展動能轉向創新驅動』的特征更加明顯。因此,認識、把握、引領新常態,仍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工作的大邏輯。

  其二是強調了『中國將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框架,回答了發展中國經濟要『乾什麼』的問題。近年來,我們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打出了一套組合拳,供求關系正在發生實質性變化,經濟轉型昇級加快,為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根基,也為金磚國家和世界提供了可以借鑒的『中國方案』。正如習主席指出的,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通過去除沒有需求的無效供給、創造適應新需求的有效供給,打通供求渠道,努力實現供求關系新的動態平衡。因此,要繼續圍繞踐行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新的動力

  其三是強調了『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創新引領經濟發展』,用開放和創新再一次回答了中國經濟『乾什麼』這個重大現實問題。

  最後,習主席在演講中發出了明年中國將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信號,表明中國誓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這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政治態度和治國理政原則。

  (作者:經濟學家、G20與新興國家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外交學會理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張其佐)

責任編輯:呂小忱

【專題】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