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幣發行融資(ICO)與比特幣,火借風勢、風助火威,大有愈演愈烈進而失控之勢。有關部門已經出重拳打向了ICO,投資者們在遠離非法集資的同時,也要對各種虛擬貨幣提高警惕了,謹防其行情急轉直下帶來巨大損失。
中國人民銀行等七個部門4日聯合發布關於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公告稱,近期,國內通過發行代幣形式包括首次代幣發行(ICO)進行融資的活動大量湧現,投機炒作盛行,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七部門要求,即日起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作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護投資者權益,妥善處置風險。(相關報道見A10版)
今年以來,在各種暴富神話的刺激下,代幣發行融資(ICO)搞得風生水起,許多企業及個人積極參與其中。據統計,截至2017年7月中旬,相關融資平臺完成的ICO項目累計融資規模超26億元,累計參與人次超過10萬人。
如火如荼、方興未艾的代幣發行融資(ICO),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代幣發行融資(ICO)的崛起,是鑽了法律和監管的空子,目前其定性已經明確,有關部門應該立即嚴格執法,堅決治理市場亂象,防止ICO繼續做大,避免其危害持續擴大。
代幣發行融資(ICO)是個剛出現不久的新事物,許多人不清楚其運作機制,也不明白有關融資項目到底是搞什麼的,但這些都不妨礙他們源源不斷地跟風湧入。很多參與者只是知道,『代幣』和股票、黃金、房子一樣,是可以炒高並賺大錢的東西。
ICO是一個新詞,但這個新詞裡卻『裝著』傳統騙局的舊酒。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與各種傳銷、非法融資一樣,支橕代幣發行融資(ICO)做大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各種暴富故事深入人心,其中最為著名的一例發生於今年6月底。當時,國內某著名虛擬貨幣玩家推出一個ICO項目,短短五天內融到了1.85億美元,幾天後該項目整體市值被炒到近50億美元。這個空手套白狼的ICO項目被業內人士稱為『價值50億美元的空氣』。
除了財富神話夠勁爆,代幣發行融資(ICO)這個裝舊酒的『新瓶子』,還借助『區塊鏈』這一高大上的科技新概念,唬住了眾多參與者,使得其非法活動得以成功開展。『區塊鏈』是一種新型互聯網數據庫技術,也是近年來眾多企業都想搭上的大風口。與傳統互聯網相比,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匿名性等特點,可廣泛應用於金融等各領域。目前流行的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就是以區塊鏈為基礎技術開發出來的。
由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與區塊鏈存在技術上的密切關系,因此在有關騙局中,這些虛擬貨幣也成為蠱惑投資者的重要道具。代幣發行融資(ICO)興起的邏輯是,近年比特幣持續瘋漲,虛擬貨幣前途光明,鑒於比特幣已經炒高了,大家可以湊錢開公司開發新的『比特幣』。但是這種『無厘頭』的融資項目有關部門是不會輕易批准的,為了繞開監管,相關發起者就讓參與者用人民幣等合法貨幣,購買比特幣、以太幣等虛擬貨幣,然後以虛擬貨幣參與所謂代幣的發行融資活動。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可以合法使用,但這種現實依然無法去除其身上的『妖氣』。而代幣發行融資(ICO)則是在比特幣之上,派生出了一支新的奇葩。今年以來,比特幣的紅火讓社會資本對ICO趨之若鶩,而由此引發的巨大市場需求,反作用於比特幣又令其加速上漲,所謂『一幣一別墅』的預言似有成真的可能。
代幣發行融資(ICO)與比特幣,火借風勢、風助火威,大有愈演愈烈進而失控之勢。有關部門已經出重拳打向了ICO,投資者們在遠離非法集資的同時,也要對各種虛擬貨幣提高警惕了,謹防其行情急轉直下帶來巨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