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治國理政新實踐·浙江篇】吃生態飯打生態牌乾生態活 綠色發展麗水要當模范生
2017-09-04 16:23:47 來源:新籃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在浙江麗水龍泉生態產業園內,浙江國鏡藥業遷建項目主體已經完工,年產5億瓶大容量注射液的生產線年內即將投產。『生產大容量注射液對環境要求非常高。』總經理牟春雷算了筆賬,這裡水質優良,水淨化成本節約了一半;空氣質量好,空氣處理成本能降15%。好水、好空氣就能帶來真金白銀的收益。

  多年來,作為國家生態示范區,麗水市以浙江省委提出的面向未來發展的8項舉措為指引,勇當綠色發展的探路者、模范生。

  『不能為了銅娃娃,丟掉金飯碗。』2008年,麗水在全國率先發布了第一個地級市《麗水市生態文明建設綱要(2008—2020)》,近10年來,歷任市委市政府一以貫之。根據規劃,麗水95.8%的市域面積都劃入自然生態紅線區、生態功能保障區和農產品環境保障區。近3年來,被拒之門外的高污染、高排放項目有170多個。目前麗水森林覆蓋率80.79%,居全國第二,市區空氣優良率超過95%。今年,麗水境內將全面消除劣Ⅴ類水。

  『吃生態飯,打生態牌,乾生態活』,麗水認准農旅融合這把『金鑰匙』,打開了從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

  從『小打小鬧』賣土產山貨,到做大做強『麗水山耕』區域品牌。

  蓮都區塔下村種植戶劉祖平近來很自豪,他種的白枇杷每斤賣到30元,比前兩年翻一番,枇杷還在樹上就被預訂了;麗水百味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的陳小方沒想到,合作社2.5萬公斤大米,每公斤18元的高價還是被一搶而空……這些農產品都得益於『麗水山耕』品牌的創建和推廣。2014年,麗水推出全國首個地級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麗水山耕』,像『母雞帶小雞』一樣,聚攏520多個生態農產品,累計銷售額49.2億元。加盟『麗水山耕』,給農產品帶來33%的平均溢價率。

  從單門獨戶搞農家樂,到轉型提昇『麗水山居』整體形象。

  地處偏遠的龍泉寶溪鄉,治水後一溪清流重現,吸引了多位建築大師來此創作,建成15座造型獨特的『竹屋』。做足『國際竹建築文創村落』特色,鄉裡去年辦起50多家精品民宿。原本房敗牆頹的蓮都區下南山村,村民搬遷後留下42棟古民居,經整體修繕保護,打造『精品民宿+文創基地』新業態。民宿產業的發展帶動了農村環境改善、農民增收。去年,麗水民宿營收23.3億元,同比增長40.6%。

  如今,麗水生態環境指數連續13年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2016年,麗水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59元,比上年增長9.7%;城鄉居民收入增幅全省第一,其中農民收入增幅已連續8年居全省第一。

責任編輯:孫宇

【專題】習近平治國理政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