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年第一個發現藏羚羊到來的布格依舊在放牧的同時守護著『高原精靈』
就這樣因為大雪而來到吉紮布嘎村的十幾只藏羚羊,沒有因為闖進平時禁牧的草場而被趕走,而是留了下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和當地藏族牧民的牛羊一起平靜地生活在這篇牧場上。在大多數的藏羚羊種群中,雌性藏羚羊會在每年的夏季遷徙到產仔地產仔,然後回到過冬地與雄性匯合。至於吉紮布嘎村的藏羚羊沒有離開的原因,原那曲地區農牧局工作人員任春城介紹說:『(雖然)我們(為了)禁牧、休牧用網圍欄圍草場,但對野生動物的影響是不大的。基本上是不受影響的,因為(網圍欄)有很多缺口。大部分的藏羚羊是有遷徙的習慣的,但是當藏羚羊(處於)一個穩定的狀態(環境)的時候,也就是一個生態平衡的狀態的時候,它是不遷徙的,比如我們申紮縣的塔爾瑪鎮和買巴鄉(就)有好幾群藏羚羊是不遷徙的。』
在發現藏羚羊一年之後,安多縣林業局批准格纔為當地的野生動物保護員,負責平時查看有無外來可疑人員車輛進入藏羚羊活動草場,有無食肉動物襲擊藏羚羊。經過他的多次申請,當地政府在2005年無償提供了新的網圍欄,將藏羚羊棲息的草場由10平方公裡擴大到20平方公裡。此外,格纔還帶動6個貧困戶專門從事藏羚羊保護工作,享受每年6000元的生態扶貧公益性崗位補貼。

發動村民共同保護藏羚羊的村乾部格纔已經61歲了還身兼野保員的工作
20年過去了,當年的十幾只藏羚羊已經發展成300多只的種群。當年第一個發現藏羚羊的格布依舊生活在藏羚羊棲息的草場旁邊。盡管他沒有專門從事保護藏羚羊的工作,但他也會邊放牧邊留意周圍情況,每天都查看這群當年的牧場來客的後代有沒有受到人為或是其他野生動物的傷害,他說:『藏羚羊在我們藏族心中本來就是神聖的動物,一看這種動物就和其他動物不一樣。我想我們應該去保護、善待這種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