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動物園傷害事件頻出,運營方式受質疑
8月21日,延慶區旅游委官網公布了對這起事件的調查處理結果,稱『事發後園區內巡邏車輛迅速對黑熊進行的驅離,工作人員了解游客受傷情況後,對該游客的手臂進行了消毒處理』,同時這份通報也責令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立即進行整改,嚴格限制自駕游進園車輛數量,進一步加強對游客的宣傳告知力度,繼續加大園區內巡視檢查力度,確保游客安全。
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動物傷人的事件不是第一次發生,一年多以前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發生了一件同樣轟動全國的老虎傷人案,造成了母女二人一死一傷,當時園方就明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責任不在動物園。『從我們自駕游開始一直到現在,沒有一起事故是因為我們這種游覽方式,或者是因為我們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
記者統計發現,近年來,國內動物園屢屢發生傷害事件,2012年10月,一位老人在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華南虎區下車解手,被突然出現的老虎撲倒,面部遭到撕咬。2017年1月29日下午2點半左右,寧波雅戈爾動物園發生老虎傷人事件,致一人死亡。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和去年老虎傷人案不同的是,熊咬人的事情發生之後,人們在譴責受害人自身素質的問題、無視規定、缺乏規則意識的同時,也開始對動物園的經營管理方式,提出了質疑。
有專家認為,按照目前的運營方式,游客自駕車輛的安全性,與動物園的防控措施,都難以切實控制游人行為產生的安全風險,導致安全風險不可控,多次的事故證明,安全生產隱患確實存在著,而且確確實實產生了安全生產事故。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國內提供自駕游覽的野生動物園數量並不多,對於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主打的這種『零距離』自駕游,游客接觸到猛獸的可能性明顯增大,類似的情況在國外一些動物園,有著更為嚴格的規定以及更為完善的措施,例如美國黃石公園規定,自駕游乘客必須隨時待在車裡,隨意喊叫吸引動物注意都是違法行為,還會給游客發放防熊噴霧。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新年表示,動物園在事前的安全防范上,首先要對游客進行足夠的警戒,事中一旦發現這種危險,需要及時過來處置,比如在熊已經對游客造成現實威脅,及時趕過去,即便這時是游客開窗,事後應該非常及時的把游客送到醫院,事前、事中、事後都應該及時處理。
八達嶺動物園自駕游依舊火爆,園區已拉起電網
熊咬人的事情發生之後,延慶區旅游委責令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立即進行整改,事發一個星期後,記者來到了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此時自駕游仍然對游客開放,因為正值周六,大部分游客都是自己開車前來,記者駕車購票准備進入游覽區前,動物園的工作人員要求記者簽一份《自駕車入園車損責任協議書》,並表示簽了這份協議書,游客在園內發生任何事情園方都不負責。

這份《自駕車入園車損責任協議書》也被網友戲稱為生死契,裡面第4條黑體加粗的明確寫明嚴禁開窗、嚴禁喂食、嚴禁逗留,同時協議書的第十條也寫明,甲乙雙方有違上訴協議內容,各自承擔相關責任。動物園方面表示,如果不簽署這份協議,是沒有辦法進園游覽的。
而按照工作人員的說法,進園簽協議的規定由來已久,對於協議的內容,工作人員只是讓記者草草的看了一眼,便催促記者簽字留下姓名和車牌號碼,而如果發生意外事故之後的處置辦法,這位工作人員並不願意多說。
關於這份協議的法律效力,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說:『簽這個東西是沒有任何法律效力的,但是提示了用戶裡面非常危險,不要打開車窗,不要下車,更不要投食。』
記者簽署了協議書並進入園區後,看到在熊和車之間架起了一道安全電網,熊是沒有辦法越過電網靠近車輛的,幾乎同一時間,記者從北京市質監局了解到,野生動物養殖場所安全生產等級的相關規范已經開始征集意見:游客自駕觀覽的場所,應設置游客車輛觀覽專用通道,通道應采取隔離網、架空、強化玻璃幕牆等方式,來確保車輛不與猛獸有任何接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