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制濫造
利潤率近9000%
1992年生、河南尉氏縣人張萌(化名),是這一有毒有害減肥產品生產團伙中年紀最小卻是最賺錢的人。他組建減肥藥微商系統,設立『游戲規則』掌控全局,負責全國20餘省份的分銷。
張萌從吳榮等人處進有害減肥膠囊,並提供設計圖讓廠家生產包裝盒,再購買藥瓶自己包裝。為獲得更高利潤,他精心設計了十幾個『品牌』,『國外進口』『中草藥精華』是他新產品最常掛上的詞。
張萌交代,當有消費者質疑為何『中藥沒有中藥味』時,張萌就讓吳榮買來當歸粉,摻入原料做出中藥味。
牌子一多,漏洞百出。張萌給假減肥藥配套的包裝盒、藥瓶、防偽標識都是假的——二維碼掃出來是鞋墊。同一產品,包裝字體大小都不同,有的包裝上還有錯別字,包裝盒和藥瓶上的保質期也不一樣。
對於所售假減肥藥的危害,張萌也是心知肚明。為檢驗假減肥藥的效果,他會讓下線試吃。有一次,一下線試吃後,因藥性太強直接住院,但這並沒有阻止張萌繼續銷售有害減肥藥品。
警方告訴記者,吳榮生產的假減肥藥成本不到1毛錢/粒,對外銷售3到5毛錢。張萌從吳榮等多個途徑進貨,轉手通過層層分銷,最高可賣10元一粒,利潤率高達900%至1900%。若利潤從吳榮的『民房工廠』算起,利潤率近9000%。
據初步統計,從2017年3月開始生產到7月被抓,吳榮累計生產假減肥藥膠囊的涉案金額近千萬元。張萌累計賣出3萬到4萬盒假減肥藥,涉案超過千萬元,二人總計涉案超過3000萬元,算上流通和其他環節,該案整體涉案金額上億元。
擦亮雙眼
謹防假冒減肥類產品
2016年12月,阿裡巴巴平臺治理部通過大數據食藥模型,發現湖南地區有一款名為『小綠』的減肥藥在淘寶網上有售,抽檢發現其中含有非法添加成分,遂將線索推送給湖南婁底警方,婁底警方在阿裡巴巴大數據協助下,最終查獲吳榮、張萌所在的制售假冒減肥藥團伙。
銷售假減肥藥的人員多在社交平臺『抱怨』發貨太多、忙不過來,還有人喜歡曬交易記錄的截圖、一疊紅鈔票的小視頻和各種『高大上』吃喝玩樂的場景。有人在瘋狂鄙視辛辛苦苦1個月掙幾千元的同齡人,有人在關注豪車豪宅,喊著『年薪百萬不是夢』。
婁底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王成良分析認為,從事假減肥藥產業的不法分子,往往很懂消費者心理和商業運作模式,通過類似傳銷的嚴密組織,隱匿身份,通過全國總代理、省份代理,層層分銷,且反偵察能力極強,線下監管打擊難度很大。
法律專家表示,本案涉及的減肥膠囊產品,消費者以為是藥品,稱其為減肥藥,但它在專業劃分上並不屬於藥品,部分屬於保健品,部分被認定為食品。國家對網上銷售藥品有嚴格的監管條例,包括《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定》《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但專門針對網上銷售保健品、保健醫藥食品的法規條例則需要進一步完善。
婁底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侯迪凡說,消費者在購買減肥類產品時,要分清楚買的是保健食品還是藥品。如果是藥品,必須有『國藥准字批准文號』;如果是保健食品,外包裝上應印有『國食健字(衛食健字)批准文號』,正規藥品和保健食品的批准文號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上可以查到。如覺得購買的減肥類產品可疑,可撥打食品藥品投訴舉報電話進行諮詢和反映。(史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