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青翠茂密的松林中,一棟棟小木屋『掛』在距離地面幾米高的樹上,每棟木屋由四五根樹乾作支橕,透露出濃濃的自然氣息。
這幾天,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潤溪鄉白果樹村,來自南岸區的李永剛正和新婚妻子在『空中木屋』避暑酒店休假。『農家樂住過不少,但這種樹上的木屋還是頭一回住。』李永剛說,自己將木屋的照片剛發到朋友圈,便引來不少好友點贊和留言,許多年輕人都想來體驗。
『空中木屋』懸掛在松林中
這種頗具創意的做法,是怎麼想到的呢?
近日,記者驅車前往一探究竟。到達白果樹村時,氣溫顯示為26℃,一陣涼風吹來,讓人神清氣爽,果然是個避暑的好地方。
『空中木屋』避暑酒店,共有16個全木結構的小屋。每個木屋有十幾平方米,配有床鋪、電視等,還有獨立的衛生間。
王林波是『空中木屋』的創始人。2015年初,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知湖北坪壩營有一家木屋酒店,房屋以木樁做地基,其濃郁的自然風格倍受年輕人青睞。盛夏時分,酒店幾乎天天爆滿。
此時,恰逢潤溪鄉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在外做生意的王林波決定回鄉創業,計劃投資120萬元,在白果樹村也建一家木屋酒店。然而,隨著建設工程的推進,他發現要修建一家像樣的木屋酒店,120萬元根本不夠。
缺資金怎麼辦?正當王林波一籌莫展時,他聽說鄰近一些農業公司通過發展村民成為股東,既解決了自身資金不足的難題,又帶動了當地發展。
同年8月,王林波成立了雲游山『空中木屋』專業合作社,動員周邊村民以資金或林地入股。
20多戶農戶成了酒店股東
按照規定,合作社每年拿出盈利的60%用於股權分紅。村民不僅可以按每畝林地2000-3000元折價入股,也可按每戶1萬-2萬元的股金入股。王林波沒有想到,短短一個月時間,就有十幾戶村民加入合作社,其中4戶還是貧困戶。
『窮』,曾是邵瑞波一家的真實寫照——四口人擠在一間破敗的土牆房裡,兩個孩子都在上學,一家人全靠種植玉米、紅苕過活。
2015年,邵瑞波將自家3畝林地折價入股合作社,年底收到分紅100多元。隨著『空中木屋』盈利增加,他們的分紅還將逐年上漲。
平時,邵瑞波還抽空到酒店務工,『我主要負責房屋維護、綠化清掃等工作,每天工作8小時,一天工錢100元,加班還有補貼。』
邵瑞波的家離木屋不遠,下班後,他正好趕回家,給孩子做晚飯。去年,他把妻子也介紹到酒店務工,夫妻倆一個月至少能做25天工,掙5000元。
如今,生活有了好轉。今年初,邵瑞波拿出1萬元積蓄,入股『空中木屋』酒店,加上林地入股,預計年底能獲得分紅2500元。『以前,種植傳統作物,辛苦一年也掙不到多少錢。如今入股酒店,讓我這樣的農民也當上了「股東」。』邵瑞波有些自豪。
據了解,截至目前,白果樹村共有20多戶農戶成為合作社股東,加上平日務工收入,年人均增收近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