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以『天地人』開篇 糾『不讀書』傾向——聚焦義務教育語文教材改革三大看點
2017-08-29 18:42:46 來源:新華社  作者:施雨岑 胡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 題:以『天地人』開篇糾『不讀書』傾向——聚焦義務教育語文教材改革三大看點

  新華社記者施雨岑、胡浩

  『天、地、人、你、我、他……』當今年9月入學的小學一年級學生翻開嶄新的語文課本時,他們會發現,第一課將不再是學習抽象的拼音字母,而是內涵豐富的漢字。

  記者28日從教育部獲悉,自2017年秋季學期起,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將使用教育部統一組織編寫的義務教育語文教材。教育部和專家表示,即將使用的新教材加大傳統文化內容、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力求提昇學生語文素養。

  看點一:統編統用,『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並重

  『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隨著新教材的投入使用,此前義務教育階段在各地使用的不同版本的語文教材將被逐步取代。

  『任何一個母語學科的教學,一定體現了國家意志和國家文化。』沈陽市教育研究院小學語文教研員任海寧表示,新教材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和法治教育等元素會『潤物細無聲』地影響學生。

  同時,新教材采取『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兩條線索相結合的方式編排教材內容。『語文素養』重在聽、說、讀、寫基本知識和能力,『人文精神』重在選文的思想性,發揮語文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以文化人。

  『以前的教材普遍都是主題單元,「雙線結合」的編排方式有利於安排必要的語文知識,優化學習的策略,促進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發展。』義務教育語文統編教材的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說。

  據他介紹,新教材一至六年級每冊6-8個單元,由課文、口語交際、習作、語文園地等板塊組成。每單元3-4篇課文,語文園地包括『日積月累』『字詞句運用』『書寫提示』等欄目。七至九年級每冊6個單元,包含閱讀和寫作兩大板塊,各單元穿插安排『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名著導讀』『課外古詩詞誦讀』等欄目;八至九年級每冊設置1個『活動·探究』單元,突出任務性學習理念。

  看點二:增加傳統文化內容,打好學生的『中國底色』

  古詩文是古人留下的璀璨文化瑰寶,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的心靈。但是,近年來,隨著『減輕學生負擔』的呼聲一再高漲,關於教材中古詩文應該學多少成了大家普遍關心的話題。

  『主要是學生學起來比較難。』1993年開始參加語文教材編寫工作的教育部《語文建設》編委、廣東省教育研究院語文科主任王土榮分析原因說。

  翻開新教材我們發現,教材所選古詩文數量有所增加,體裁多樣——小學有古詩文129篇,初中有132篇;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均有呈現。同時增設專題欄目,如小學的『日積月累』欄目,安排了楹聯、成語、諺語、歇後語、蒙學讀物等傳統文化內容;初中的『綜合性學習』欄目,圍繞『友』『信』『和』等傳統文化關鍵詞,設計了一系列專題活動。

  『語文教材增加傳統文化篇目非常有必要。』從教27年的杭州長壽橋小學語文教研組長陳林玉認為,『面對孩子,空洞的說教是沒有用的,靠啟發和自我學習更為有效。在這方面,古典詩詞是寶庫。比如讀過陸游的《示兒》,孩子自然能感受到什麼叫作「位卑未敢忘懮國」的愛國之情。』

  沈陽市的學生家長李先生認為,適度增加難度,有利於從小建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概念。『現在孩子們應對高考所需的知識儲備量很大,擴展內容多,從小加強積累沒有壞處。』

  教育部教材局局長鄭富芝說:『通過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通過我們的教材,讓廣大青少年從小就打好「中國底色」,要使我們的孩子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看點三:增加衍生閱讀量,『主治』不讀書少讀書

  在電子游戲、上網、玩手機成為學生課餘生活重要內容的今天,讓很多語文教師和家長頭疼的,莫過於培養孩子們的讀書興趣,讓他們靜下心來多讀書。閱讀興趣如何培養?閱讀能力又怎樣提昇?

  令任海寧贊賞的是,新的語文教材中體現了一種讀書意識:讓孩子們從上學開始就願意學語文,願意閱讀,能閱讀,愛閱讀。

  『現在語文教學的問題就是讀書太少,很多學生只讀教材、教輔,很少讀課外書,所以語文素養無從談起。』溫儒敏說,『某種意義上,這個新教材「主治」不讀書、少讀書。』

  新教材在以往語文教學多偏重精讀的基礎上,引導一線教學重視多種閱讀方法,如默讀、瀏覽、跳讀、猜讀、比較閱讀、整本書的閱讀等,初中教材改『精讀』為『教讀』『略讀』為『自讀』。

  溫儒敏表示,新教材抓住了讀書興趣的培養這個『牛鼻子』,整個教材課文數量有所減少,但是衍生閱讀的數量大增,就是讓語文課往課外閱讀延伸,向學生的語文生活延伸。

  此外,為了實現讓孩子們在『二年級下學期就可以大致獨立閱讀』的目標,新教材在小學一年級以『天、地、人、你、我、他』開篇,幫助孩子們建立對漢字原初的感覺,推後拼音字母的學習,進一步激發孩子認字讀書的興趣。(參與記者王瑩、鄭天虹、餘靖靜)

責任編輯: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