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焦點要聞滾動**
搜 索
八問中紀委監察部部長楊曉渡 懲治腐敗有這些成效
2017-08-29 14:09:53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巡視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劍,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楊曉渡:五年來,中央巡視共開展12輪,對277個單位的黨組織進行全面體檢,對4個中央單位進行『機動式』巡視,對16個省區市開展『回頭看』,在黨的歷史上首次實現一屆任期內巡視全覆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立案審查的中管乾部中,60%以上是根據巡視移交的問題線索查處的,巡視成為黨內監督的利器。

  一是明確巡視定位。從『四個著力』到緊扣『六項紀律』,再到強調巡視是政治巡視而不是業務巡視,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聚焦全面從嚴治黨,突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著力發現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問題,檢查『四個意識』牢不牢、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否堅決,發揮政治『顯微鏡』和政治『探照燈』作用。

  二是創新巡視方法。實行巡視組組長不固定、巡視對象不固定、巡視組和巡視對象的關系不固定等『三個不固定』。抽查黨員檔案和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核查黨費收繳情況,下沈一級了解乾部。在常規巡視的同時開展專項巡視,對巡視過的地區和單位開展『回頭看』。

  三是強化巡視成果運用。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向被巡視黨委(黨組)書記反饋巡視情況,直指問題、點明要害。要求被巡視黨組織主動認領責任,開列問題清單、整改任務和責任清單。督促被巡視黨組織加強整改,整改結果向社會公布。對巡視發現的問題,做到件件有著落、條條要整改,放大和延續了震懾遏制治本效應。

  四是推進巡視理論和制度創新。中央巡視組共受理信訪159萬件,與乾部群眾談話5.3萬人次,成為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有機結合的重要形式,發揮了中國特色民主監督制度的獨特優勢。總結吸納巡視工作實踐創新成果,在一屆之內兩次修訂巡視工作條例,為依紀依規開展巡視、推動巡視工作向縱深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五是形成全國巡視巡察『一盤棋』。各省區市全部完成巡視全覆蓋任務,63家中央單位探索開展巡視工作,各省區市全部開展市縣巡察,形成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格局。

  記者:五年來,在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方面都有哪些重要舉措?

  楊曉渡:我們不斷深化對黨的紀律建設的認識,發揮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內監督專責機關的作用,用嚴明的紀律管全黨治全黨靠全黨。

  一是把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位。把違反政治紀律問題作為監督執紀問責的重點。在糾正『四風』、執紀審查和巡視、派駐監督過程中,堅決查處政治問題與經濟問題相互滲透,拉幫結派、搞利益交換,對抗組織、欺瞞組織等問題,增強領導乾部政治警覺性和政治鑒別力。

  二是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實現紀法分開,使紀律真正嚴起來立起來,執行到位。把查辦案件改為紀律審查、案件室規范為紀檢監察室、案件線索改稱反映領導乾部問題線索;在審查報告、巡視反饋材料、審理報告和通報等材料中,運用紀言紀語進行表述;制定《關於進一步規范對涉嫌違法犯罪黨員作出紀律處分工作的意見》,在獄中服刑的1.8萬名『黨員』均被依規依紀開除黨籍。

  三是嚴明組織紀律和換屆紀律,把好選人用人政治關廉潔關。圍繞產生十九大代表、中央『兩委』委員和地方黨委班子換屆,認真落實黨中央『凡提四必』的要求,排查梳理乾部問題線索,提前做好線索研判處置工作,及時回復有關乾部黨風廉政意見。

  四是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創新執紀方式,摸清一個地方和單位『樹木』和『森林』的情況,對黨員乾部身上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打招呼、早提醒,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違紀處理的大多數,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成為少數,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當好政治生態的『護林員』。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